規矩馬云
12年前,杭州西部一個普通的居民小區里,一個個子不高的男人把自己的全部積蓄放到了面前的桌子上,后來十幾個人也開始你1萬他2萬地把錢放上來,最后湊了50萬。那個男人就是馬云,湊錢的十幾個人和50萬塊錢就是今天擁有2.2萬員工、日進斗金的中國最大電子商務平臺當初的所有家當。
在湖畔花園150平方米的房子里,馬云豪氣萬丈地告訴他的團隊,大部分人看好的東西,就不要去搞了,已經輪不到你了!我們不做門戶,也不做B2C,就做B2B!兩臺電腦,幾張破舊的桌子和一個燒煤油的取暖器,十幾個人開始了阿里巴巴的締造之旅。這個場景發生在1999年的3月。
困難顯而易見。當時,員工只拿幾百元的工資,幾個人住在一間毛坯房里,每天吃6塊錢的盒飯,后來降到了4元。錢還是不夠用。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還是走到了發不出工資的地步。
阿里巴巴需要融資。馬云和一家國外風投坐到了杭州的酒店。對方給出的數目在百萬美元以上,當時站在旁邊的工作人員欣喜若狂,以為這下終于“有米下鍋”了,但馬云到樓下走了一圈,回來告訴投資商,“對不起,我不能接受你的條件。”據馬云自己說,類似的方式,他曾連續拒絕了38家風投。拒絕的理由大同小異,對方都想要阿里巴巴的控制權,這是馬云不愿讓步的底線。
但對于互聯網這個“燒錢”行業,不僅是工資的問題,發展需要巨資。此時,拋棄瑞典AB風險投資集團亞洲部總裁職位、75萬美元年薪的蔡崇信,來到了創業中的阿里巴巴做了一名普通員工,他通過關系從高盛融到了500萬美金,阿里巴巴的股權也從此開始被稀釋。
也就是在這次融資時,馬云提出了那句“投資者只是娘舅,客戶才是父母”的名言。在之后的多個場合,馬云均表達過相同的意思,“你要買我股份沒問題,但一定要我來掌控這家公司,否則的話我不也需要你這樣的投資”、“永遠不能有任何人控股這家公司”。
馬云的這套理論并非一時興起,而是有著“慘痛”的經歷。創立阿里巴巴之前,馬云做出了中國第一個網站—中國黃頁,同樣遇到發不出工資的困境,不得已與當時的一家國企合并,馬云成為經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