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籍是什么?
1955年,它只是一份籍貫記錄;1958年,它成了居住限定;1963年,它意味著不同的分配標準;上世紀80年代,它曾經(jīng)一度無人重視;到了90年代,卻又成為了人人爭搶的“指標”。
十幾年后,它仍是指標,并越來越少。
英國法學家梅因曾留下一句為人津津樂道的論斷:“所有進步的社會運動,都是從身份到契約的運動。”
“身份”,從人一出生開始,影響并左右你以及你的下一代。
在“契約社會”,人們推崇的是競爭,不講身份,人人平等,通過自由訂約去設(shè)定自己的權(quán)利義務(wù),去謀求自己的發(fā)展,去主宰自己的命運和前途。
而中國的戶籍體制改革進程,正是這樣一條從身份到契約,從“控制”到“解索”的社會轉(zhuǎn)型。
但在中國的文化與政治之都,盡管一些在計劃經(jīng)濟時代附體于戶口的職業(yè)、教育、居住限定已剝離殆盡,但新的“特權(quán)”——購車、購房的“內(nèi)外有別”的限定卻又逆勢而來。
于是,戶口依然象征著身份,為了得到這個能夠參與平等競爭的身份,必須先要在政府設(shè)計的進京與留京“指標”制度下,展開一場為了平等的競爭。
可是,指標也在逐步收緊。當平等的市場關(guān)上閘門,無序的黑市便展開了雙臂,而為人所依賴的“全能”的政府,在這個角落卻突然失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