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裝的服裝樣式,恰是綜合了東西方服裝的特點,兼具有獵裝、戎裝的英武和學生裝的儒雅。中山裝逐步擺脫了早期的痕跡,進一步簡化,脫胎成為了世界范圍內認同的中國式現代男裝。
“1921年,女人穿上了長袍。”著名作家張愛玲在小說《更衣記》中寫到了旗袍出現的時間。
旗袍的改良有一個過程,準確日期無從查證。不過,真正的改良應是上世紀20年代后,其改良趨勢也是朝適體、簡潔的方向發展。發展變化后的旗袍已融入西方剪裁和現代審美。
運用傳統熨燙歸拔技術和西式服裝裁剪中的收省及裝袖工藝方法,使旗袍能夠貼體,能更好地展示女性曲線;更重要的是現代審美意識使女性樂于用旗袍表現女性身形之美,促使在旗袍形態的設計上更加注重體現東方女性的人體美,出現了短衣袖、高開衩、緊腰身等變化。
歷經百年,中山裝和旗袍的正面意義和形式美感已得到海內外華人和國際世界的廣泛認可,若選國服,當舉不可。
建議國家參考歷史服制,對禮儀性中山裝和旗袍相應的款型、色彩、材料等方面進行論證,并編寫相關禮儀文化知識,普及到社會大眾。(北京服裝學院教授胡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