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國外資金的利用,要根據償還能力和國內資金、物資配套能
力,保持適當的規模和合理的結構,大力提高外資使用的綜合經濟效益。要進一步健全涉外經濟立法,落實優惠政策,改善投資環境,使外國企業家能夠按照國際慣例在我國經營企業,以吸引更多的外來投資。
必須繼續鞏固和發展已初步形成的“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發區——內地”這樣一個逐步推進的開放格局。從國民經濟全局出發,正確確定經濟特區、開放城市和地區的開發與建設規劃,著重發展外向型經濟,積極開展同內地的橫向經濟聯合,以充分發揮它們在對外開放中的基地和窗口作用。
同志們!這里還要特別指出,人口控制、環境保護和生態平衡是關系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的重要問題。我國在人口控制方面已經取得了顯著成績,廣大計劃生育工作者為此作出了重要貢獻。但是,必須看到,我國人口基數大,現在又正直生育高峰,計劃生育工作絲毫不能放松,否則勢必影響既定奮斗目標的實現。必須強調優生優育,提高人口質量。同時,還要注意人口迅速老齡化的趨向,及時采取正確的對策。在推進經濟建設的同時,要大力保護和合理利用各種自然資源,努力開展對環境污染的綜合治理,加強生態環境的保護,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很好地結合起來。
國防現代化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幾年來,人民解放軍和國防工業、國防科技戰線的廣大職工,顧全國家建設大局,努力支援和參加經濟建設,同時在推進國防現代化方面取得了十分可喜的進展。應當加強國防教育,提高人民的國防觀念。今后要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國防技術,改善部隊裝備,把具有中國特色的國防現代化建設推向前進。
經濟發展戰略的實現,從根本上說,要依靠經濟體制改革的加快和深化。同時,改革的部署和實施又必須為經濟發展服務。這樣,就能夠使改革和建設相互適應,相互促進,有力地推動我國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健康發展。
四、關于經濟體制改革
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已經取得重大成就,給社會主義注入了新的活力。為了加快和深化改革,必須加深對我國經濟體制改革性質的科學理解。我們已經進行的改革,包括以公有制為主體發展多種所有制經濟,以至允許私營經濟的存在和發展,都是由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的實際狀況所決定的。只有這樣做,才能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改革中所采取的一些措施,例如發展生產資料市場、金融市場、技術市場和勞務市場,發行債券、股票,都是伴隨社會化大生產和商品經濟的發展必然出現的,并不是資本主義所特有的。社會主義可以而且應當利用它們為自己服務,并在實踐中限制其消極作用。過去的許多做法,如直接向企業下達過多的指令性指標,實行統購統銷和供給制式的分配,有的是在建國初期國內國際環境中為加快奠定工業化基礎而采取的,有的是從革命戰爭年代沿襲下來的,并不是社會主義制度必然要求的固定不變的東西,現在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不改革就會成為發展生產力的障礙。總之,我們已經進行的一切改革,都有利于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全黨同志應該進一步提高和統一認識,更加堅定地把改革推向前進。
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明確指出,社會主義經濟是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這是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經濟作出的科學概括,是對馬克思主義的重大發展,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基本理論依據。
社會主義有計劃商品經濟的體制,應該是計劃與市場內在統一的體制。在這個問題上,需要明確幾個基本觀念:第一,社會主義商品經濟同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本質區別,在于所有制基礎不同。建立在公有制基礎上的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為在全社會自覺保持國民經濟的協調發展提供了可能,我們的任務就是要善于運用計劃調節和市場調節這兩種形式和手段,把這種可能變為現實。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市場的發育和完善,利用市場調節決不等于搞資本主義。第二,必須把計劃工作建立在商品交換和價值規律的基礎上。以指令性計劃為主的直接
管理方式,不能適應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發展的要求。不能把計劃調節和指令性計劃等同起來。應當通過國家和企業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按照等價交換原則簽訂定貨合同等多種辦法,逐步縮小指令性計劃的范圍。國家對企業的管理應逐步轉向以間接管理為主。第三,計劃和市場的作用范圍都是覆蓋全社會的。新的經濟運行機制,總體上來說應當是“國家調節市場,市場引導企業”的機制。國家運用經濟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調節市場供求關系,創造適宜的經濟和社會環境,以此引導企業正確地進行經營決策。實現這個目標是一個漸進過程,必須為此積極創造條件。
當前深化改革的任務主要是:圍繞轉變企業經營機制這個中心環節,分階段地進行計劃、投資、物資、財政、金融、外貿等方面體制的配套改革,逐步建立起有計劃商品經濟新體制的基本框架。
(一)按照所有權經營權分離的原則,搞活全民所有制企業。
全民所有制企業不可能由全體人民經營,一般也不適宜由國家直接經營,硬要這樣做,只能窒息企業的生機和活力。實行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把經營權真正交給企業,理順企業所有者、經營者和生產者的關系,切實保護企業的合法權益,使企業真正做到自主經營,自負盈虧,是建立有計劃商品經濟體制的內在要求。這決不會改變企業的全民所有制性質,只會使企業更加生氣蓬勃,使公有制經濟的優越性得到充分發揮。
實行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的具體形式,可以依產業性質、企業規模、技術特點而有所不同。無論實行哪種經營責任制,都要運用法律手段,以契約形式確定國家與企業之間、企業所有者與企業經營者之間的責權利關系;都要通過競爭產生合格的經營者,(⑵⑶)以企業經營成果包括資產增殖作為獎罰經營者的主要依據,促進大批精明強干、勇于開拓的企業家在市場競爭的風浪中涌現出來;都要實行廠長(經理)負責制,完善企業內部各種經濟責任制,整頓勞動紀律,嚴格科學管理;都要注意發揮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經營者的管理權威和職工群眾的主人翁地位相統一,形成經營者和生產者相互依靠密切合作的新型關系。目前實行的承包、租賃等多種形式的經營責任制,是實行兩權分離的有益探索,應當在實踐中不斷改革和完善。
改革中出現的股份制形式,包括國家控股和部門、地區、企業間參股以及個人入股,是社會主義企業財產的一種組織方式,可以繼續試行。一些小型全民所有制企業的產權,可以有償轉讓給集體或個人。
(二)促進橫向經濟聯合的進一步發展。
橫向經濟聯合是社會化大生產和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近年來橫向經濟聯合的發展和企業群體、企業集團的興起,顯示了強大的生命力。我們要因勢利導,在深化改革中繼續加以推進。
企業之間的聯合,是橫向經濟聯合的基本形式。應當堅決拋棄自我封閉的自然經濟觀念,改變大而全、小而全的落后狀態,通過聯合投資、相互參股等多種方式,促進人才、資金、技術、資源等各種生產要素合理的流動與重新組合。應當主要以大中型企業為骨干,以優質名牌商品為龍頭,以促進科研和生產的聯合為重點,積極發展企業群體或企業集團,以適應專業化分工和規模經濟的要求。要把聯合的決策權交給企業,堅持揚長避短、形式多樣、自愿互利、共同發展的原則,防止采取行政辦法拼湊各種行政性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