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12月22日西安報道:“朱鹮保護現狀及對策”研討會于20號在西安召開,專家指出經過近30年的努力,我國的朱鹮數量增長到近1617只,受威脅等級從“極危”到“低危”,正在逐步擺脫滅絕的威脅。但是隨著朱鹮種群的擴大,拯救工作面臨著新的問題。
國家林業局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的野生朱鹮估計已達997只,人工飼養620只。目前,全世界朱鹮數量是1814只,其中日本190只,韓國7只。
雖然我國的朱鹮保護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是隨著朱鹮種群的發展和擴大,其保護工作面臨著新的問題,突出表現在:種群擴大要求更大的良好棲息環境,與保護地社區的經濟發展存在一定的利益沖突;現存野外種群分布過于集中;此外,近親繁殖嚴重,雛鳥易發生夭折,幼鳥體抗力若。
陜西漢中朱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副局長路寶忠指出朱鹮保護工作隨著其數量的增加而難度變大。一方面,朱鹮在保護區以外夜宿和繁殖現象增多,人和鳥爭奪生存空間的現象更容易出現了。
“朱鹮喜歡去水田里覓食,有時候就會把農民剛種下去的秧苗踩壞;朱鹮習慣在大樹上營巢,這棵樹在農民自留地里,但農民要樹砍了建房;又比如,礦藏豐富的地方是朱鹮的夜宿地,” 路局長說這種利益沖突時有發生,一直是保護區工作的難題。
路局長說除了給當地居民提供必要的生態補償,必須要實現保護與社區利益的雙贏才能讓朱鹮保護工作具有可持續性。
此外,全國鳥類環志中心的副研究員劉冬平告訴記者,目前差不多90%的朱鹮集中分布在陜西地區,僅不到140只朱鹮生活在北京動物園、河南董寨和浙江下渚湖三處地方。朱鹮種群分布如此集中,意外天氣災害或傳染病的侵襲很容易造成極大危害。
朱鹮歷史上曾廣泛分布于中國、朝鮮半島、日本和俄羅斯東部。到了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由于大量使用農藥,朱鹮賴以生存的食物——水生動物減少,以及自然環境的惡化,導致其數量急劇下降,并在許多地區先后滅絕。
我國也曾一度懷疑該物種已在我國滅絕,直到1981年我國科研人員在陜西省洋縣野外重新發現7只朱鹮。
路局長回憶說,由于數量少,一開始的保護工作就是以增加朱鹮數量為第一目的,很害怕這種“失而復得”朱鹮真的滅絕。
但是由于現存的朱鹮種群的繁殖基數低,近親繁殖以及隨之而來的問題日益凸顯。
“研究表明,朱鹮已經是是所有瀕危鳥類里遺傳多樣性最低的物種,而且每一次建朱鹮新種群的時候,遺傳多樣性都在下降?!闭憬髮W生命科學學院的方盛國教授說。
“遺傳多樣性低意味著繁殖存活率低,即使成功孵化出來,幼鳥出生就有缺陷的現象也會越來越多?!狈浇淌谡f。
方教授呼吁國家林業局能盡快派出遺傳學專家組來開展朱鹮遺傳多樣性的調查,建立人工種群遺傳管理譜系并合理制定配對計劃,促進優生優育,以此來實現朱鹮種群復壯的目標。
英文原文請見:http://europe.chinadaily.com.cn/china/2010-12/22/content_11737893.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中國日報記者 賀丹 編輯 潘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