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12月19日報道:盡管他的生命在事業的巔峰階段戛然而止,但李小龍的傳奇并不僅限于他留下的幾百米長的電影膠片。
“終有一天,全世界的人們都想要我的親筆簽名。”這是上個月紀念李小龍誕辰70周年的電影《我的哥哥李小龍》中的一句臺詞。李小龍是否親口說過這話已經無從考證,但我們都知道,李小龍所帶來的轟動業已成為現實。
然而人們不禁要問,如果李小龍還活著,他在武術界和電影界會有和現在相同的影響力嗎?
作為一名華裔美籍演員,李小龍的確流芳百世。對于大批的李小龍粉絲來說,李小龍的形象定格在他處在演藝事業高峰期時的樣子——手握雙截棍,腳蹬黑布鞋,身手靈活,打得壞人跪地求饒。
在電影中,李小龍通常被塑造成一個來自中國農村的小伙子,憑借自身武功與那些蠻不講理的城市惡霸或者把中國人稱為“中國狗”的洋鬼子一決高下。但事實上,李小龍本人終其一生從未踏上中國的領土,與中國最親密的接觸也只是到過英殖民地時期的香港。
但有一點,中國和美國的李小龍粉絲還是可以達成共識的:在他去世之后,作為功夫影星和中國武術面貌的改革者,李小龍迅速走紅世界。
1999年,美國《時代》雜志將李小龍列為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100位人物之一。2005年,李小龍又入選美國權威刊物《綜藝》雜志(Variety)“世紀百大影響力演藝名人榜”(百大Icon)。
相關的證據證明,互聯網上還有很多。
美國夏威夷大學創意媒體學院助理教授喬治·王做了一項實驗。他在谷歌上同時搜索了李小龍和約翰·韋恩、貓王以及瑪麗蓮·夢露的名字。
結果顯示,四人當中,李小龍的相關頁面數量位居第三,相關圖像數量排第二。而視頻網站YouTube上有關李小龍的視頻多達50多萬個,是四人當中數量最多的。
目前,喬治·王對功夫電影十分感興趣,他說,“李小龍是當之無愧的巨星。而他的不幸死亡,卻是使他在國際影壇上的知名度經久不衰的最重要因素。”
盡管李小龍在美國流行文化中占據至高無上的地位,他在中國人當中,尤其是在中國大陸的巨大影響力卻是他個人始料未及的。李小龍作為民族英雄的代表人物,他勇于向邪惡勢力挑戰的精神鼓舞著中國一代又一代習武之人。
在電影界,李小龍改變了西方觀眾對中國電影的看法,為后來的中國功夫影星成龍、李連杰、甄子丹等人架起香港電影與好萊塢電影之間的橋梁鋪平了道路。
他憑借個人力量改變了功夫電影的方向,啟發中國的制片人、導演和演員重新審視、定位中國的武術文化。
1973年李小龍剛剛去世后曾刮起一陣模仿浪潮,涌現出一大批和李小龍作品題材內容相近的電影。然而,由于無法將自尊、憤怒與“農村小伙勇于挑戰城市惡霸”這一李小龍電影的經典情節有機融合,這些電影無一成名。
然而就在這時,香港電影人開始認識到了李小龍留下的遺產的價值所在。資深影評人、專欄作家譚飛對這一價值進行了很好的總結。他說,“李小龍給電影產業帶來影響無疑是巨大的。他建立了功夫電影這一電影類型,使得亞洲電影成功走向世界。”
通過這些,李小龍還間接影響了好萊塢后來的導演。譚飛說,昆汀·塔倫蒂諾也是李小龍的粉絲之一,在其導演的電影《殺死比爾》中,他特意安排主演烏瑪·瑟曼身著黃黑相間的運動裝,以此向自己的偶像表達敬意。
此外,“李小龍現象”還超出了刀光劍影的功夫電影國度。
中國的偉大領袖毛澤東也是李小龍的粉絲。1974年,當時的文化部長劉慶棠輾轉找到李小龍的電影拷貝給毛主席看,其中三部毛主席反反復復看了很多遍。
北京大學教授、文化批評家張頤武說,上世紀70年代,中國社會尚未開放,一度被國際社會邊緣化。在當時的情況下,海外華人就代表了中國人的整體形象。毫無疑問,李小龍及其飾演的所向無敵的角色增強了海外華人的種族自豪感。
上海同濟大學文化批評研究所所長朱大可對此深表贊同。他認為,在當時中國經濟地位較為落后的情況下,李小龍在熒幕上所表現出的力量無疑給中國人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李小龍作為華裔這一事實,并沒有影響千百萬中國人把他視為英雄加以崇拜。相反,它強化了人們對于李小龍的崇拜,因為身為華裔就意味著處在和外國人進行抗爭的最前線。”
但朱大可教授也指出,李小龍絕非民族主義的象征,他通過自己的電影和截拳道所表達的是尊嚴、自由、平等、正義等普適的價值觀念。
對于專欄作家、影評家肖飛來說,李小龍不僅僅是四肢發達的象征。肖飛認為,李小龍非常有思想,他的深遠影響不僅是他巨大的熒屏魅力的結果,更主要的是源于他的思想。
肖飛說,“李小龍首先是一個有著自由信仰的智者,其次才是一個武術家。”在其師傅葉問的指導之下,李小龍了解到習武是為了掌控個人的意志,他在大學里對于東西方哲學的學習更加深了他的這一理解。
李小龍20多歲時就開始,并且迫切地想要打破不同武功派別之間的障礙。
“他把自己獨創的截拳道描述為‘化有形為無形’。換句話說,就是‘像水一樣無形式’,成為什么樣子,完全取決于將水倒進什么樣的容器。李小龍認為,武功應該和水一樣是流動的。”
肖飛說,“對于李小龍來說,武功是一套學習、思考、追求心智自由、避免流于復雜動作的體系。或許我們沒有李小龍這樣的天分,但我們卻能夠像他倡導的那樣,去追求心靈的獨立和思考的自由。”
有時,事物被創造出來后會散發自己的生命力。
最近在新疆,有書法家創造出一種新的書法字體,稱為“截拳道體”。同樣,在市場營銷領域,也出現了吸收截拳道和《孫子兵法》理念的營銷策略。(中國日報記者 韓冰彬 劉瑋 編譯 趙欣瑩 編輯 潘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