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至12日,黃金價格在輕松突破每盎司1400美元關口后,連續兩天創出歷史新高,但隨后迅速回落,一度大幅跳水至每盎司1382美元。盡管金價出現震蕩,這并未抵擋住人們對投資黃金的熱情,金價在未來的走勢成為投資者關注的重點。
(一)黃金與美元同步走強完全有可能
黃金與美元呈現負相關屬于一個概率性事件,并不是完全絕對的?;仡櫭涝c黃金的歷史走勢,1992年9月至1993年12月爆發的英鎊危機,期間美元指數反彈了近22.86%,國際金價上漲了14.22%;2009年底爆發的歐債危機,期間美元指數反彈了15.23%,國際金價上漲了12.67%。
現階段全球各國復蘇進程、國際貨幣體系仍存在較多不確定性因素,在此背景下,黃金仍是較為安全的“避風港”,國際金價的上漲完全有可能毫不理會美元指數的持續走高。
(二)黃金仍是安全的“避風港”
當前,世界經濟復蘇前景充滿變數,在各國實行寬松貨幣政策條件下,尤其是在美聯儲吹響了第二輪量化寬松的“集結號”之后,投資者對未來通脹的擔憂有所增加,投資者紛紛利用黃金實現投資避險和資本保值。同時,希臘債務危機的陰霾并未散去,愛爾蘭債務危機烽煙再起,貨幣的困境也彰顯了黃金的投資本色。截止11月19日,全球最大黃金ETF――SPDR Gold Shares的黃金持倉量仍維持在1287噸左右,雖然金價下跌,但黃金ETF并未出現明顯減持,今年以來增持172.52噸黃金,增持幅度15.22%。我們認為,全球流動性泛濫、歐洲主權債務危機遲遲未得到有效解決以及西班牙、葡萄牙等國仍存在著爆發債務危機的可能性,使得全球紙幣的信用度低位徘徊,成為國際金價屢創新高的重要推動力。
避險和通脹雙重因素的存在,促使金價總體上呈現持續攀升勢頭,除此之外。二戰以來國際貨幣體系的缺陷才是國際金價長期上漲的根本驅動力。11月8日,世界銀行行長羅伯特?佐利克給出了答案,他在海外媒體撰文呼吁,主要經濟體應考慮重新實行經過改良的金本位制貨幣體系,這不僅推動了金價在9日的大幅飆升,還引發了業界對恢復金本位,及未來國際貨幣體系走向的大規模討論?;仡櫄v史,在1950-1970年期間世界黃金儲備曾出現過一次“大搬家”,主要是從美國流向了歐洲各國。據世界黃金協會的數據統計,1953年末,美國持有大約19631噸黃金,西歐大陸的國家持有4840噸黃金;1967年,美國黃金儲量下降至10722噸,西歐大陸的國家持有18640噸。為什么美國的大量黃金儲備流向了歐洲大陸?直接原因是“美元過剩”帶來的貶值壓力,更深層次的根源在于美國與歐洲的經濟實力變了,導致全球經濟格局發生了質的變化,國際貨幣體系變得不均衡。相應地,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美元“一統天下”的地位被削弱,德國馬克、日元崛起。我們通過對歷史的追溯,發現黃金除了規避外匯儲備貶值風險之外,還是調整國際貨幣體系的重要籌碼,尤其是對新興市場國家而言,更是如此。從全球范圍看,呼吁在全球金融新體系重建中增加黃金比重的聲音,近年來明顯增強。雖然“金本位”不可能重現,但是在新的國際貨幣體系建立起來之前,作為“萬能輸血者”的黃金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視。我們需要強調的是,在新的國際貨幣秩序建立之前,黃金和大宗商品是唯一可以信賴的東西。
(三)“白銀時代”已翩然而至
近期在美聯儲實施第二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的影響下,以黃金、白銀為代表的貴金屬投資品價格開始新一輪飆升,金價突破了1400美元/盎司的“天花板”,在金價強勢走高的帶動下,白銀價格創出1980年以來的30年新高,2010年11月11日紐約商業交易所白銀期貨大漲5.4%,收報每盎司28.91美元。
(四)銀價彈性強于金價
在黃金價格暴漲的背后,白銀價格的漲幅卻比黃金高出將近三倍。11月9日,黃金價格一度上沖至每盎司1425美元的歷史最高位,引起市場一片驚呼,從11月3日最低點每盎司1322美元算起,黃金在不到一周的時間內上漲7.8%;而國際白銀也是從11月3日最低點每盎司23.93美元算起,到11月9日的最高價每盎司29.33美元,上漲高達22%。這并非是偶然現象,我們從更長的時間跨度來看,19世紀60年代國際金價保持在35美元/盎司的水平,到1980年黃金牛市最為瘋狂的時候,國際金價已躍升至850美元/盎司,再來看同期的國際銀價,早以從最初的1.67美元/盎司上漲至1980年1月的53美元/盎司,其漲幅遠遠高于金價的上漲幅度。
國際銀價的彈性為什么會強于金價?我們認為,相比黃金而言,白銀具有更強的工業屬性,據國際白銀協會的數據顯示,每年大約51%的白銀消費在工業領域,這一比例遠遠高于黃金,此外,作為貴金屬黃金的兄弟,白銀的金融屬性也很強,再加之其價格較低,投資門檻更低、增長潛力更大。因此,白銀受到工業和金融雙重屬性作用,工業需求和投資需求將成為白銀市場主要的支持力量。
(五)投資避險將主導未來白銀價格走勢
我們認為,未來白銀價格總體呈現震蕩向上的趨勢。一方面各國經濟復蘇不見明顯起色,刺激政策會逐漸出臺,由此導致強烈的通脹預期、全球貨幣泛濫引致國際貨幣體系動蕩不安等內在因素,使得大到國家、小到投資者,開始增持白銀儲備抵御通脹,具體表現白銀ETF基金持倉量攀升,這使得白銀供需矛盾進一步激化,從而繼續推動白銀價格上揚。在通貨膨脹的強烈預期下,白銀作為典型的保值品,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從歷史走勢來看,銀價與通貨膨脹率保持較高的正相關度。目前,美國、日本、英國及歐洲先后實施了第二輪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繼續將大量的流動性注入到市場中,新興經濟體的通貨膨脹率已明顯上升,并且極有可能演變為一次全球范圍的通貨膨脹。我們認為,未來白銀價格走勢與全球通貨膨脹水平或者通脹預期有很大關聯性,這也是近期白銀價格創出近三十年新高的主要原因。
2009年由于市場流動性泛濫,白銀投資需求大幅增長,投資避險需求成為左右白銀市場的關鍵因素,積極推動銀價以2位數的增長率攀升。鑒于美國政府為拯救其國內經濟發行大量的美國國債以注入流動性,美元貶值的趨勢將長期持續,因此,未來2-3年白銀投資需求前景非常明朗。
白銀ETF基金的崛起也增加了避險投資需求。目前全球白銀基金主要有3只,分別是S i l v e rTrust(SLV)、ETF Securities和Zurcher Kantonalbank(ZKB),其中規模最大的是2006年巴克萊資本(Barclays Capital)推出的白銀ETF--iShares Silver Trust(SLV)。近期,出于對美聯儲實施第二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引發全球流動性泛濫等不確定性因素的避險,白銀ETF基金的投資需求迅猛增加。截止11月11日,該基金持倉量達到10718.82噸,較今年9月22日持倉量增長12.71%。隨著白銀ETF基金持倉的增加,這些基金的頭寸變動對國際白銀價格的影響程度也在加大。以全球第一大白銀ETF為例,歷史數據表明其持倉量與白銀價格呈現正相關。其中,在2006年4月8日至2010年11月11日期間,其持倉量與白銀期貨價格的相關系數高達0.9334,相關關系顯著。
作為黃金的兄弟,白銀同樣擁有抵御信用風險的硬通貨屬性,是穩健保值的投資品種。近一段時間內,白銀ETF基金的增倉足以證明投資者對資產避險的強烈需求,從而有助于白銀價格的進一步上漲。
(六)誰的白銀業務盈利貢獻最大?
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統計,2009年我國生產白銀10348噸,同比增長7.93%,高于2008年5.45%的增長速度。鉛鋅以及銅等有色金屬生產企業是我國白銀生產的中堅力量,占全國白銀總產量的9成以上,其中河南豫光金鉛集團、江西銅業、湖南鑫達銀業、湖南郴州金貴銀業等是國內白銀產量最大的幾個公司。我們將A股中具有白銀業務的上市公司進行了簡單的梳理。
眾所周知,銀礦多以伴生礦居多,同時白銀在基本金屬冶煉企業也多作為副產品存在,因此在白銀價格低迷的時期,其對公司業績的貢獻也是微乎其微的。當前,在國際金價屢創新高的背景下,國際銀價也重拾漲勢,創出了近三十年新高,往日充當著“配角”的白銀,如今的地位也有所提升。我們選取白銀產量、白銀業務收入以及白銀業務利潤三個維度來衡量哪家公司才是“相對純正”的白銀上市公司。近一段時期內,與白銀相關的上市公司也有所表現,其中,豫光金鉛憑借著較小的股本以及最多的白銀產量等優勢成為了A股市場中最耀眼的白銀股。2009年豫光金鉛白銀業務收入占比達到29.69%,白銀業務利潤為負,處于虧損狀態,截止2010年中期,公司白銀盈利狀況有所改觀,其在以上三個維度遠遠領先于其他三家涉獵白銀業務的上市公司。
未被發掘的白銀龍頭股――榮華實業(600311),我們預計2011年公司白銀業務貢獻毛利將達到35%-45%,增厚每股收益0.13元至0.18元左右。并且這只是按照銀礦采選廠的設計產能規模推算,若采選廠滿負荷運轉的話,其白銀的產量及收入規模也要好于預期。與表1中具有白銀業務的上市公司相比,榮華實業的白銀業務在盈利占比方面更勝一籌,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榮華實業才更貼近于“純正”的白銀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