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久久综合-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尤物-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香蕉久久久久-久久网站视频-久久网免费

中國日報網
用戶名 密碼 注冊
中國日報

調查稱醫患關系緊張首要原因在于醫院公益性不足

2013-11-12 20:11:46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打印文章   發送給我好友

日前,各地曝出的醫院暴力事件再一次讓人們聚焦醫患關系問題。上周,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手機騰訊網進行的一項252283人參與的調查顯示,87.0%的受訪者直言現在的醫患關系較差,“公立醫院的公益性不足”和“媒體輿論”被認為是導致矛盾增加的主因。87.4%的受訪者期待重建醫患信任關系。

66.8%的受訪者不信任醫生的診療

調查發現,66.8%的受訪者表示對醫生做出的專業診療并不信任。如果看病效果不理想,86.5%的被訪者坦言會懷疑或埋怨醫生。

“看病難和看病貴造成了病人對醫生的不滿和不信任。”家住河北的陳女士不久前去醫院看病,“醫生先是讓做B超,又驗了幾次血,還去做了一個什么碘的檢查。折騰了這么多趟,每跑一趟都要花一上午的時間,排隊讓人心煩。最后醫生說沒什么事兒,藥也不用吃,回家觀察就行。之前有媒體報道有的醫生開大處方,我也懷疑自己做了不需要的檢查”。

而從醫生的角度來看,卻有一番苦衷。河南某中心醫院婦產科醫生鄭松(化名)說,為了避免患者以后來鬧事或投訴,而投訴會和醫生甚至科室的績效、獎金直接掛鉤,所以醫生在看病時必須謹小慎微,以前主要靠經驗判斷的病癥,現在可能會讓患者做兩三個相關檢查,以排除可能的病情。“這樣一來,診療費肯定就多了”。

山西太原的林益東(化名)前幾天因為嗓子痛到醫院看病,醫生問診時直接讓他去做血常規檢查。“我當時覺得嗓子痛無非是扁桃體發炎等小病癥,開點藥就行了,抽血是為了讓我多花錢。”當他拿到檢查結果才發現,血液中的白細胞數量超標很多,醫生據此判斷炎癥比較嚴重,也為此調整了用藥。“醫生為了看結果等到晚上7點多,高度緊張又連軸轉,換做誰都吃不消,病人也不應將對健康的焦慮全都轉移到他們身上”。

清華大學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副院長王仲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醫學院的課程設置多重視技術、較少涉及溝通層面。“病人本來就在承受痛苦,心情不好,這時再出現溝通問題,病人一定會覺得醫生不尊重他,漠視他的痛苦。溝通問題就成了絕大多數醫患矛盾的導火索。”

王仲認為,暴力傷醫事件只是個案,但是在醫療環境中對醫生有暴力行為的人都應該嚴懲。在傷醫事件中,受到傷害的不僅僅是醫生,還包括其他前來就醫的患者。傷醫事件給醫生造成的恐懼心理會導致醫生對其他病人的服務質量下降,甚至不敢作決策。在“看病貴”的表現中,就有這個原因造成的“保護性醫療”費用的增加。“因此,暴力傷害是對整個醫療秩序的破壞,應當被制止和譴責。”王仲說。

調查顯示,73.7%的受訪者認為病人及其家屬不應該把壓力發泄在醫務人員身上。在83.0%的被訪者看來,極端醫療暴力事件發生后,患者也會成為受害者。

醫患難關系緊張的首要原因是公立醫院公益性不足

醫患關系為何緊張?民調發現主要原因是公立醫院公益性不足(30.4%)和媒體營造負面輿論環境(27.4%)。

網友“天籟之音”在接受調查后留言說,他身上的一個小痘痘發炎了,在市人民醫院的醫生那里開出了135元的藥,但到外面的藥店一問,才只有40元。“還有一次,我有點小感冒去問診,醫院直接給我開了4個點滴,其實打到第二個就好了,多花了好幾百。”這樣的經歷讓他對公立醫院充滿抵觸情緒。

王仲認為,醫療市場化的過程以及媒體報道使公眾對醫療服務產生了誤解。醫療服務不是簡單的商品服務,還包含醫生的價值和付出。媒體可能會說一片藥成本才幾毛錢,到醫院就賣到幾塊錢。但是,病人購買的不只是幾片藥,更是醫生對病情的判斷和技術支持。“醫生要用8年甚至更久的時間去實踐和積累,才能告訴病人哪種藥是好用的。”而醫療的“市場化”并不成熟,它遵循國家制定的滿足“低水平、廣覆蓋”的價格,卻讓醫院“自負盈虧”。

江蘇一家中心醫院護士劉子琳(化名)覺得,日常的醫患關系沒有太大問題。“如果是因為等待太長激起不滿,只要服務態度好,一般都不會有什么沖突。”但是,社區醫院功能的弱化和綜合醫院的收益指標,確實讓雙方覺得走進大醫院就像走進“雷區”,“醫院、科室都要考慮經濟利益。收治的病人數量、檢測器材使用等都有既定指標。市場化醫院里的醫生和患者都很無奈。”

在鄭松看來,醫院不能變成掙錢的機構。一方面,只要醫院還是盈利性的機構,患者對醫生的評價就難免會打折扣,“病人不認為醫生是救死扶傷的,而是想辦法撈錢”;另一方面,醫生也面臨不小的“掙錢”壓力,“經濟效益一下來,院長立刻就開會,接著就是各個主任給科室開會。都是給錢折騰的”。

從調查結果來看,造成醫患關系緊張的其他原因還有:醫患之間缺乏信任(9.2%)、醫療資源分配不均(7.3%)、醫生的勞動強度過高(7.0%)、患者不理解醫療的局限性(6.6%)、專業知識和信息不對稱(5.2%)、一些患者在醫院發泄情緒(3.4%)等。

鄭松感慨,“沒有幾個醫生能看著病人忍受痛苦而無動于衷,造成醫患關系緊張的原因很復雜”,首先是醫療資源過于集中,讓綜合性醫院的醫生不堪重負。“一個普通的外科大夫,一天要做兩三臺小手術,收兩個新入院的病人,再辦兩個出院的病人,8小時工作時長根本不夠用。新來的醫生每天工作時間都在12小時以上。我們每周能有一天完整的假期,就非常幸福了,基本沒有時間和精力深入了解病人”。

其次,目前的制度、法規和輿論都缺乏對醫生的保護。“醫生不是萬能的,不可能不出一點問題,也不可能一下子都把病治好。出了事情只能呼吁大家理性分析。法律制度的缺位使得醫生動輒就被道德‘綁架’”。

改善醫患關系的關鍵是讓醫院回歸公益,讓醫生回歸職業化

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玲表示,下一步公立醫院改革的核心應該是建立新機制,破除以藥補醫,使得公立醫院真正回歸公益性。政府需要認識到所承擔的重要責任,不僅是保證財政投入,更要充分發揮組織領導力量,建立新機制,調整利益格局,理順各主體關系,才能讓醫生和患者重回信任。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針灸科主任醫師張子謙認為,不同收入層次的患者需要不同的醫療服務,而目前的執照醫生卻很難享有自由執業的權利。審批程序繁瑣是一方面,關鍵是社會上的大部分優勢醫療資源和醫保體系支持仍集中在公立醫院,加上醫療價格和人事編制等高度壟斷,單打獨斗幾乎寸步難行,這也使得患者也只能到大醫院就醫,“醫療作為服務性行業,患者的體驗差勢必會加劇醫患矛盾”。

張子謙認為,要改善醫患關系,關鍵是讓醫生回歸職業化道路,即“可以有國有醫院,但不應該有國有醫生的概念”。他認為,當前醫療服務市場放不開,患者的需求雖然高漲,但所有的資源都控制在高度行政化的醫療模式下,供需存在矛盾,導致我國整個醫療行業的生產力和服務水平處于非常落后的狀態。

“讓醫生回歸職業化道路,充分開放市場,政府可以采購資源但不能壟斷資源,才能提供多元化、多層次的服務產品,才能依次解決醫療糾紛、醫患關系等問題,也會有助于破除衛生管理部門中的既得利益格局”。

調查發現,87.4%的受訪者期待能夠重建醫生和患者間的信任關系。具體來說,受訪者認為首先要“讓醫療事業回歸公益性”(35.6%),其次是“醫生體恤患者,耐心解答”(20.4%)。

另外,嚴懲傷醫等暴力事件(16.3%)、建立公正的醫療糾紛處理機制(9.2%)、醫患之間加強溝通(6.9%)、社會營造積極的輿論環境(6.8%)也被認為能夠增進醫患間的信任關系。(調查合作伙伴:手機騰訊網《立場》欄目)本報記者 孫震 實習生 王夢瑩

實習編輯 艾希

 
 
 

焦點圖片

美寵物狗與男童做“雙胞胎”

王詩齡“強吻”kimi林志穎顯尷尬 曝倆萌娃有愛瞬間

南京:安徽男子就醫途中 廁所內莫名猝死

格蘭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廠 特警進廠戒備

精彩熱圖

西雙版納:萬人潑水喜迎傣歷新年 歡騰場面蔚為壯觀

奶茶妹妹與大19歲京東老總最新恩愛照

西安一公交司機和貨運司機當街廝打 乘客無語了

中央巡視組海南接訪點 群眾排隊來訪[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