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久久综合-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尤物-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香蕉久久久久-久久网站视频-久久网免费

  時政|經濟|社會|熱圖|專題|節會|人事變動|地方企業|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慶 大連 福建 廣東 廣西 海南 黑龍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蘇 遼寧 四川 山東 上海 陜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國在線>社會
職場過勞調查:九成白領加過班 近半感覺壓力大
2011-04-29 14:24:05      來源:新華網

打印文章 發送給好友
  分享按鈕

糾偏“過勞”現象 重在完善法規

國民身體素質是世界公認的社會進步指標,“過勞”現象不容忽視。有關專家表示,政府部門應從制度設置、法律措施、社會保障等方面采取措施,對“過勞”現象進行糾偏。

華東師范大學人口研究所副教授王大犇認為,勞動監察部門對違反《勞動法》的行為必須加以干預,不能因企業能帶來經濟效益而對其侵權行為“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另一方面,應避免勞動法規嚴重滯后于現實需求。華東政法大學法學院教授董保華說,1994年,日本開始對“過勞死”進行法律干預,死者家屬首次通過司法途徑向用人單位索賠。2001年底,日本又對“過勞死”相關法規提出修改建議。比如,判斷雇員是否因工作過度而死亡時,過去只考察雇員死前一周的工作情況,新規定則考察在最后的2個至6個月里雇員每月加班是否超過80小時,以此作為判斷“過勞死”的依據。

相比之下,我國雖已建立一定的勞動保障制度,但沒有充分考慮目前發展階段下大量腦力勞動者的巨大壓力,工傷條例沒有針對“過勞死”的規定,只明確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地點,因為突發疾病死亡的,在48小時之內搶救無效死亡的職工可以視同工傷。而對于限制超時加班問題,缺乏可操作性的具體條文和制衡機制,既缺乏必要的法律武器,也缺乏有效的維權機制。

“過勞”,并非我國現代化進程無法繞過的門檻。有關專家認為,我國法律在保護勞工的休息權、報酬權和勞動條件等方面,急需進一步細化和完善,增加衡量勞動強度等更明晰的指標,明確“過勞死”的責任承擔形式。

來源:新華網 編輯:馮媛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新聞熱搜
 
專題
建黨90周年專題
建黨90周年專題>> 詳細

各地新聞
司法解釋規定,高級人民法院審理或者復核判處死刑緩期執行并限制減刑的案件,認為原判對被告人判處死刑緩期執行適當,但判決限制減刑不當的,應當改判,撤銷限制減刑。>> 詳細
點擊排行
  國臺辦原新聞發言人李維一調任澳門中聯辦
北京開展“亮劍”行動 整治火災隱患嚴防群死群傷
 
視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