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試飛員張景亭(前)、楊耀坐在L-15高級教練機中揮手。新華社記者 壯錦 攝
【鏡頭三】
“對家人的虧欠,每個試飛員都有一籮筐的故事”,因執行任務沒能見到母親最后一面的李國恩說,“別人覺得不可理解的事兒放在試飛員身上都是正常的。”而在家人面前最自豪的事情,“就是指著電視畫面里或者天上的飛機,告訴他們這些飛機都是我第一個飛出來的”,李國恩笑著說。
對家庭,試飛員虧欠的太多,“對家人父母,我們只能是忠孝難兩全。”
說得一口東北話的陳加亮是位地道的江蘇人,17歲來到東北,成為一名空軍飛行員。幾年前,他從小相依為命的母親病危,但任務在身的陳加亮不得不辭別。而當他執行完任務回到家,迎接他的只有母親的遺照。陳加亮至今回憶起這一幕還會哽咽。而就在采訪時,空軍某試飛部隊副部隊長畢紅軍的岳父正在住院,但是要執行試飛任務的畢紅軍卻只能把照顧老岳父的擔子交給家人。
“又是軍人、又是黨員,就要干一行愛一行。”王文江說,就在一年前,他因到國外執行帶教任務感染瘧疾,血小板只有正常人的1/3,醫院連發3次病危通知。而鄧友明更是創下一年將近300天在外執行任務的“紀錄”。
試飛員是許多民航企業夢寐以求的人才,上世紀90年代初就有企業給雷強、張景亭等開出了數萬元的月薪,他們卻選擇了堅守。“國家、部隊培養了我,再想想我那些犧牲的戰友,我肯定不能走。”張景亭說。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許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