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當:為共和國鑄造一流戰機
艦載機對于我們來說,是前無古人的工程。短距起飛、攔阻、機翼折疊……一個個技術難題等待著羅陽和同事去攻克。殲—15是大國崛起的利器,只能成功,不能失敗。
“我們正在從事的重點型號,背后是沉甸甸的政治責任,涉及到中華民族的尊嚴。”在殲—15動員大會上,一向鮮有豪言壯語的羅陽異常激動。
研制過程中,軍方根據形勢需要,提出了艦載機要打造“精品工程”,要求沈飛交付的樣機外觀質量100%達標、故障率比科研機大幅下降。“對沈飛來說,這意味著成本大大提高、研制周期大為延長。”海軍駐沈陽地區航空軍事代表室總代表陳青說,“對重擔在肩的羅陽,這無疑又增加了一份壓力。”
“精品”二字提出后,一些涉及的企業、員工提出不同意見,認為精品提的過早、要求過高,“有些問題可以在改進型時再完善,研制時期沒必要,確保完成任務就行”。
面對爭議,羅陽告誡大家,軍工企業首先要考慮國家利益、軍隊利益。打造第一代艦載機的精品工程,對艦載機早日形成戰斗力、提升作戰能力意義不同凡響。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超出想象的難。要知道,一架戰機有數萬個零件,40多個系統。
研制中,每當飛機出現質量問題時,羅陽總是習慣于“眼睛向內,查找自己問題,從不推諉責任”。
在有的人看來,羅陽對質量的要求,到了近乎苛刻的地步。在艦載機生產過程中,加工某部件的工裝型架焊接后忽然開裂,差點砸著飛機油箱。在排除完這個開裂的工裝故障后,羅陽要求普查該車間所有工藝裝備,真正做到“質量問題歸零”。
頓時一片嘩然。停工普查工裝,這勢必要影響本就緊張的工期,談何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