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趕:向最前沿航空技術進發
真正的大國離不開強大的海軍,強大的海軍離不開先進的航母,先進的航母離不開一流的艦載機。
“中國艦載機成功應用至少要1年半!”這是今年8月遼寧號入列時,外媒的預測。
“沒想到我們僅用2個多月,就成功實現了最為關鍵的起降試驗!”中航工業集團董事長林左鳴說。
艦載機絕非普通戰機的改裝版,除了保持其作戰能力外,技術更高、難度更大。僅以起降為例,在陸地上,戰機起降有效長度在300米左右;而在航母上,攔阻索的區間面積只有36米×6米。
奇跡的背后,是千千萬萬航空人的奮斗,更是羅陽對自己健康乃至生命的透支。過去整整兩年時間里,他一直采用“711”的模式,堅持在研制、試驗一線:即每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11個小時;最后兩個月更是采用了“720”模式。沈飛副總經理、總工程師袁立介紹:“和艦載機上艦的時間節點賽跑,我們總是用最短時間,以最快速度、最高質量完成任務,壓力如影隨形。”
“只有一個殲—15累不壞羅陽,他擔任多個重點型號的研制現場總指揮,一直在以沖刺的速度跑馬拉松。”曾與羅陽共事過的中航工業副總經理李玉海說。多個重點型號很短時間內相繼在沈飛首飛成功,創造了中航工業歷史上的一個奇跡。
“國防現代化用錢買不來,核心技術壁壘重重。所以就得夜以繼日部署新技術研發,加班加點地穿梭于各種機型的研制現場,把一天當兩天用。”生前,羅陽這樣對妻子說。
這種緊迫感、使命感,不只是研制殲—15時如影隨形,而是伴隨了羅陽的30年航空生涯。羅陽生前常說,“縮小和發達國家航空技術的差距,沒別的辦法,就是奮力追!”
上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軍工企業不景氣,一大批科研人員轉行離開。即便最困難的時候,羅陽還是堅持中午、晚上,都到辦公室看書查閱資料。數不清多少個日子,羅陽辦公室里的燈一直亮到深夜。這份刻苦鉆研的精神讓羅陽很快就在型號設計中獨當一面,成為所里當時最年輕的高工和研究員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