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傳承后繼乏力
“老祖宗傳下來的絕活兒,怎么年輕人都不愿意學了呢?”在第八屆中國(長春)民間藝術博覽會現場,眾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都對記者表達了同樣的困惑。
劉玉斌是長白山山核桃拼貼工藝的傳承人,他告訴記者,之前跟他學手藝的徒弟不少,但是這些徒弟吃不了苦,學一段時間就走了。
記者在劉玉斌的展臺看到,一頭由山核桃片拼接成的半米高的?;铎`活現,十分可愛,“這么一頭牛只能買幾千塊錢,但是做出來至少要三個多月”,劉玉斌說,徒弟們因為嫌賺錢少,學了一點皮毛技術就去做非常簡單的旅游產品了,比如小筐子和花瓶等等。目前,除了他的女兒外,還沒有人愿意學習復雜的核桃拼貼技術。
懷玉石刻技藝傳承人陳文武告訴記者,“我給徒弟開的工資一漲再漲,但是這門手藝學起來又臟又累,徒弟們都不愿意干”。
陳文武向記者展示了他的石刻作品,一塊塊石頭被雕琢成為精美的茶壺,“制作的過程很單調也很漫長,需要耐得住性子做很久,而且還特別臟,很多徒弟覺得干這個活兒不值得,也太沒勁了”,陳文武無奈地說。
據吉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組組長曹保明介紹,鄭發菜刀、關東驢皮影、滿族說部等一大批曾經活躍在東北黑土地上的文化遺產,目前都面臨著傳承“斷代”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