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在第八屆中國(長春)民間藝術博覽會上發現,越來越多的年輕身影加入到國內收藏群體當中。然而,也有一些門類的“非遺”面臨著后繼無人的局面,不少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都為手藝“續香火”犯了難。
玩古董的年輕人越來越多
在展會上,長春市民劉丹和父親一起來“淘寶”。父女倆拿著專業放大鏡,對著一個瓷瓶竊竊私語,交流意見。
劉丹的父親愛好陶瓷收藏,在父親的影響下,劉丹也對陶瓷工藝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和父親喜歡瓷器不同,我更喜歡收集瓷片。瓷片可以讓我以較少的代價與古瓷器零距離接觸,從而方便認識和研究古瓷的各種特征,以提高‘眼力’。”劉丹說。
“我從小就喜歡跟著大人們逛古玩市場。”天津古文化街一家珍品商鋪的店主牛俊琦對記者表示,每逢周末,家里人就愿意帶他去市場,教他如何‘盤’核桃,如何選扳指。家庭的熏陶讓他走上了收藏之路。“我也算是子承父業,家里人傳給我的是收藏的理念,收藏的文化,這將影響我一輩子。”
目前在我國收藏市場上,年輕人已成為一支不可小覷的力量。這些在新時期成長的年輕收藏家,有著獨特的眼光和品位,更注重追求精神層面的愉悅,而投資增值的功利性追求相對要淡很多。
這些70后、80后為主體的年輕收藏家,多是“子繼父業”的收藏二代,他們所傳遞出的收藏文化引領著別樣的審美與趨勢。這些年輕收藏愛好者除了更偏好懷舊題材外,一般活躍在郵票、錢幣、玩具等領域,是另類收藏的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