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7月14日評論版頭條:百年未遇的金融危機開啟了國際格局的后危機時代,多極化和競合關系將成為新時代的主題。面對后危機時代的機遇和挑戰,中德攜手應對具有非常強的客觀現實性。
今年以來,中德兩國開展了一系列高層交往,對雙邊關系發展起到了非常積極地引領作用。本月中旬德國總理默克爾的訪華之行將推動中德關系再上新臺階。在當前世界經濟出現復蘇跡象,但仍需更強勁增長的背景下,進一步擴大兩國經貿合作料將成為此次默克爾來訪的核心議題。
建立密切的中德關系,這既符合雙方的利益,更有著堅實的合作基礎。首先,雙方都在對方身上找到了發展經貿合作的巨大動力。2009年,雖經歷危機,但中德雙邊貿易額仍達到1000億美元,是中國與英、法、意貿易額的總和。德國對華出口額達到558億美元,是德國外貿的唯一亮點。中德關系的“抗危機性”表明雙方經貿合作的高度互補性和不可替代性。
其次,共識的增多為雙邊關系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政治基礎。德國開始更加認真地對待中國的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德國在人民幣匯率、臺灣問題上的客觀公正的立場,為中德關系的良性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政治氣氛。此外,在反對一切形式的保護主義,妥善處理伊核問題、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等方面,中德立場的接近也為雙方的合作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第三,后危機時代,國際力量格局變遷,國際金融體系改革、應對氣候變化、防擴散、打擊恐怖主義等需要通過G20等多邊機制來解決。德國是歐盟最重要的成員國,中國則是新興經濟體的重要代表,兩個大國的聯手與合作將具有非凡的戰略意義。
英國《金融時報》副主編兼首席評論員馬丁·沃爾夫看到了中德之間的諸多相似點,仿照“中美國”(Chimerica)創造出了“中德國”(Chermany)一詞。有理由相信,隨著中德的走近,“中德國”一詞也一定會像“中美國”那樣引人關注。
但也應看到,近一段時間中德關系發展中出現了一些新的不和諧之音。首先,原先相互合作的領域開始出現對抗情緒。中德關系一直被視為是互補合作的典范。但面對中國的快速崛起,尤其是去年中國取代德國成為世界最大出口國后,德國部分媒體和政經界出現了要與中國對抗的非理性情緒。德國對中國的看法的消極面增多,越來越將中國視為一個競爭者而非合作者,并要求中國承擔更多的責任。
其次,在原本不相關的問題上出現新的摩擦點。中國與非洲國家的關系在2005年前幾乎未引起德國的太多關注,但近年來,德國不斷糾結中國的對非政策,臆想中國對非意圖,甚至將中國塑造為掠奪非洲資源的“新殖民者”。此外,德國媒體還鼓動谷歌“向中國宣戰”,德國《明鏡》周刊也一度熱炒“黃色威脅”。
第三,原本受控的領域再次發生分歧。雖然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差異一直是中德關系發展揮之不去的一個負面因素,但一直處于可控范圍。然而近來一些德國官員不斷就人權問題向中國施壓,德國媒體還利用各種紀念日來批評中國政府,甚至質疑政府合法性和執政能力。
后危機時代,在多邊主義回歸的大背景下,應不斷增強中德關系的抗干擾性。首先,應承認現實,學會聆聽,了解彼此的利益關切和主張。德國應以更平和的心態看待后危機時代的世界政治格局變化,從中國的發展中看到自身的機遇。中國當以更成熟的心態看待包括德國在內的西方國家,抓住歐盟《里斯本條約》實施和外交機制強化這一契機,積極推進中德合作,妥善化解分歧,賦予中歐戰略伙伴關系以更現實的意義。
其次,營造良好的媒體、輿論環境。德國媒界應客觀全面地報道和介紹中國,應向德國民眾描繪一個真實的“中國形象”。事實一再證明,中國是一支堅定的世界和平力量,“國強必霸”不是中國的發展理念。
第三,拓展合作,全球謀劃。中德之間應認識到和則兩利,斗則俱傷。應積極展開經貿交往和技術合作,通過對話解決分歧。中德應以實際行動堅持自由貿易、促進互利共贏,攜手為世界經濟的穩定和復蘇做出貢獻。中德關系不是一對孤立的雙邊關系,雙方應抓住后危機時代這一契機,從全球戰略的高度來定位和運作,求大同,存小異。
英文原文請見:
http://www.tsdianying02.cn/cndy/2010-07/14/content_10102520.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歐洲研究所 余翔 編輯 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