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中國兩會將在應對復雜形勢下召開
即將于3月初召開的2012年全國兩會面臨近年來十分復雜的國際形勢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任務。作為中共十八大前中國最后一次全國性重要會議,本次兩會將向世界傳遞何種信息,受到高度關注。
在“十二五”開局之年的2011年,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9.2%的經濟增速明顯高于“十二五”規劃設定的7%均值,中國看似成為了世界追捧的“明星”。但在外部歐美經濟持續低迷和內部經濟轉型調整中,中國經濟出現下行趨勢,這雖有主動宏觀調控的作用,但并未打消人們對未來的憂慮。
當前,美歐等西方國家經濟復蘇乏力,金融危機后果正由經濟和金融領域向社會和政治領域傳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不久前下調2012年全球經濟增速預期,世界銀行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增長為2.5%。西亞北非局勢仍然撲朔迷離,變幻莫測。這些都對中國的經濟增長帶來不確定影響。
中國國內則處于新老問題疊加、長短期矛盾交織的復雜局面下。經濟增速緩慢回落與物價漲幅仍處高位并存,外需下滑而內需增長仍受多種因素制約,同時還面臨部分領域投資效益不高、部分企業投資能力和意愿下降、整體創新能力不足、民營經濟在一些領域遭遇發展瓶頸等問題。城鄉差距、地區差距、貧富差距等難題更是長期存在,引發了一系列社會矛盾。
“今年中國面臨的形勢,復雜程度或將超過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說。
這些問題也反映出,中國初級階段基本特征沒有改變,人口多,底子薄,人均GDP排位落后;人們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和不能滿足這個需要的矛盾依存,構成中國主要矛盾;中國還屬最大發展中國家,并非富國俱樂部成員。這些決定了中國首先要做好自己的事情,不可能牽頭“拯救世界”。
今年兩會的熱點,預計將著重關注“穩中求進”,這表明中國既要保持自己經濟社會的多方面穩定,同時繼續把發展放在首位,要靠發展來解決問題。
一些代表和委員在兩會前分析,中國仍面臨良好發展機遇。最主要的是改革開放得到了民眾擁護支持,中國政權穩固,社會穩定,日益增強的綜合國力為下一步發展提供了支持。另外,全球性金融危機帶來了變革沖動,推動理論創新;國際市場需求的巨變迫使中國轉變投資和外需拉動的經濟模式;中國市場化、城市化、工業化、農業現代化具有很大潛力;中國致力推進和平外交,與世界各國保持良好關系,互利共贏,共識大于分歧;等等。這些因素都將向世界釋放積極信號。中國因素將為世界不被“看空”增添信心。
另外是深化改革。剛剛結束的國務院會議部署的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涉及國企、財稅、金融、土地、資源價格、行政體制、公共服務、分配制度、戶籍等方方面面。“改革層面之深、力度之大,說明中國目前所面臨的問題和挑戰,已經到了必須通過全方位、大力度的改革來解決的地步。”國家行政學院決策咨詢部副主任丁元竹說。分析者認為,中國的改革將成為全球動蕩后走向變革的最重要看點之一。
另一重要方面,是如何將宏大的頂層設計落實在百姓切身利益上。去年胡錦濤在“七一”講話中,提出“拜人民為師”、“把群眾當親人”,“人民”一詞在講話中反復出現百余次。預計今年兩會推出的舉措,將更聚焦于如何使人民獲得幸福。世界上許多國家的經驗證明,凡以維護人民利益、滿足人民訴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國家的穩定發展必然可期。
兩會是中國人民行使當家作主權利的體現,今年兩會將進一步廣泛收集民意、匯集民智,從而凝聚信心、達成共識,以繼續“中國奇跡”。
來源:新華網 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