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原標(biāo)題:北京地鐵擬漲價分散高峰壓力 乘客:連"標(biāo)"都不治
據(jù)中國之聲《央廣夜新聞》報道,近日,北京公布了《進一步加強軌道交通運營安全工作方案的通知》,明確提出,要制定高峰時段票價差別化方案并擇機出臺,通過價格杠桿分散高峰時段客流壓力,降低大客流風(fēng)險。什么叫“價格杠桿”?更直接的說,就是在早晚高峰通過調(diào)高票價來緩解人流。我們知道,北京地鐵有兩大特點可以說遠(yuǎn)近聞名,一是人多,尤其早晚高峰,所謂壯士站、烈士站這種說法就是對擁擠程度最慘烈的比喻,而另一個就是便宜,不管遠(yuǎn)近,不管換乘多少次,2元錢通票。這次發(fā)布的《通知》看來就是要對這兩大特點動真格的了,北京市民、乘客對此有什么看法呢?
乘客:早晚高峰的時候,地面的壓力也很大,你再把地鐵的人流趕到地面上,沒解決最想解決的問題啊。它要告訴我原因和效果,我可能會支持。但如果只是因為地鐵壓力大,就把人往地面上趕,我覺得連標(biāo)都沒有治。
乘客:在保證時間的情況下,能選擇別的方法早就選了。你加價只是減少壓力,但是那些人總不能走著或者飛著上班啊,這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公交更堵,遲到扣得錢遠(yuǎn)比這個多,所以他還得坐地鐵。
乘客:最好不要提,不然我覺得可能會造成地面交通的擁堵。因為我坐地鐵很方便,我可能還是會選擇地鐵。
記者:您覺得您能承受的價格大概能到多少?
乘客:五元以內(nèi)。
乘客:坐地鐵人少,坐公交的人就多了。反正調(diào)解來調(diào)解去,無非就是坐地鐵和坐公交這個區(qū)別,該開車的人還是開車。早晚高峰提高到三塊比較合適,或者分段計價也可以。
看來,老百姓對于通過調(diào)整票價方式來緩解地鐵人多的辦法并不是完全支持。這也難怪,只要說到漲價,恐怕大家第一反應(yīng)都不會痛快,都說最便宜的是北京,那么全國最貴的地鐵在哪里呢?杭州地鐵1號線去年11月24號正式開通,當(dāng)時媒體紛紛報道說,杭州地鐵或許是全國最貴的,真的如此嗎?
記者在周一早高峰時段進入杭州地鐵西湖文化廣場站發(fā)現(xiàn),來往的每趟列車都基本滿員,許多線路站點附近的居民已經(jīng)形成了坐地鐵上下班的習(xí)慣。雖然列車基本滿員,但離擁擠地鐵還有一定距離,乘客上下車還是非常輕松的,吳先生:
吳先生:多數(shù)的時候都是不擠的,可能就是下班的時候稍微有點擠,下班或者節(jié)假日之類的。正常范圍的擠,可以擠得上去,相比于北京來說輕松不少。
杭州地鐵1號線去年11月24日正式開通,開通前地鐵票價可能全國最貴的新聞一度廣受關(guān)注,最終杭州地鐵采取了里程分段計價,2元起步8元封頂。最高8元的票價排在上海廣東之后,位列全國第三。杭州市物價局局長郭初民:
郭初民:起步價2元可乘4公里,4至12公里每1元可乘4公里,在12至24公里每1元可乘6公里,24公里以上每1元可乘8公里。1號線起步價為2元每人次,最高價是每人次8元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