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高房租:漲得那點工資全用來租房]
[北京:中介“二房東”仍租隔斷房]" />
8月19日,北京地鐵二號線上,一對年輕情侶望著腳下的售房傳單。記者 楊杰 攝
編者按
近日,32歲的楊某因搶劫銀行,一審被判處10年有期徒刑,引人關注的是這位北京的軟件設計師搶錢的目的是為了買房。楊某后來供述稱,“我買房首付差17萬元,搶劫時要30萬元是怕他們討價還價。”
這顯然只是極個別的案例。稍有理性的人都會從中思考,買房與搶劫銀行之間并沒有必然的因果關系。但毋庸置疑,房子是壓垮楊某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現時的中國,再沒有一種商品能夠像房子一樣牽動人心。它承載的已經不是一個居住的空間,而是一種生活狀態,一種夢想,甚至是一種追求。它讓無數人甘心為奴,每天睜開眼睛的第一件事兒就是,房貸、房貸……它讓無數的家庭全家動員,它不僅嚴重影響年輕人的生活品質,而且正在掏空父母們多年的血汗積蓄。“兩代人為了一套房”,其中的辛酸與無奈不足為外人道。我們多年批評的“啃老一族”,早就因為房價的高企有了更新的定義,也有了更多的繼任者。
但當我們抱怨地產商與銀行的時候,不知道大家是否關注到一個數據:2010年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北京首套房貸者的平均年齡只有27歲。很多年輕人大學一畢業忙著的第一件事兒就是買房。這種急切的購房心態顯然是源于瘋狂的房價。在漫長的等待中,眼看著手中的鈔票縮水,買一套房的錢可能最后只能買得起一個衛生間,在痛悼等待中逝去的買房機會之際,人們很難再理性看待房價。與此同時,這種購房的迫切心態也與我們安家立業的傳統觀念有關。事實上這種觀念所匯聚成的“剛需”,及舉全家之力所形成的購買力,加劇了住房市場的高燒不退,讓調控之手在與市場的博弈中疲于奔命、顧此失彼。
買房難正成為中國社會經濟中一個最深刻也最獨特的現象。在我們期盼房價下跌,更多人能一圓安居夢的時候,是不是也想想我們的住房觀念,是不是結婚一定要先有自己的住房?在經濟條件不具備的情況下,是不是一定要買房而不是租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