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二、酸雨污染狀況
(一)酸雨城市比例
2013年上半年,456個城市中有175個城市出現(xiàn)過酸雨。其中,135個城市降水pH均值低于5.6,屬酸雨城市,占全部城市的29.6%。在酸雨城市中,77個城市降水pH均值低于5.0,屬較重酸雨城市,占16.9%;23個城市降水pH均值低于4.5,屬重酸雨城市,占5.0%。
與2012年上半年相比,酸雨城市比例、較重酸雨城市比例、重酸雨城市比例分別降低0.7個、3.2個和2.6個百分點。
(二)酸雨頻率
2013年上半年,酸雨頻率均值為19.5%。其中,較重酸雨頻率和重酸雨頻率分別為12.1%和5.9%。
與2012年上半年相比,酸雨頻率、較重酸雨頻率和重酸雨頻率分別降低2.0個、1.8個和1.7個百分點。
(三)酸雨區(qū)域分布
2013年上半年,酸雨區(qū)面積占國土面積的比例約為9.6%。其中,較重酸雨區(qū)和重酸雨區(qū)面積占國土面積的比例分別為4.4%和0.6%。
與2012年上半年相比,酸雨區(qū)面積、較重酸雨區(qū)面積分別降低2.9個和1.1個百分點。
全國酸雨主要分布在長江沿線及以南-青藏高原以東地區(qū),主要包括浙江、江西、福建、湖南、重慶等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