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與貧富無關,與內心相連
婚后十幾年,于丹一直蝸居在一個建筑面積47平方米的小房子里,沒地方放衣服,就拿繩子把自家打的衣柜往天花板上吊。老公在上面托起衣柜,于丹在下面總忍不住胳肢他。“那時候的苦中作樂,現在沒有了,但生活需要這種積累。”
5月14日的詩詞課,于丹與臺下分享四川震區探訪所見,情深之處,大家一起抹眼淚。“這是一個豪氣不足,閑情不夠的時代。”她說,欠著房貸和醫療費,你還讓我讀詩,這不矯情么?“但反過來,假如我們真的認為詩意就是生命中的必需品,那我們的心會不會好受一點?我們之所以覺得過得辛苦,不就是我們心中可信的東西太少了么?說實話,中國現在是不夠好,但是它再不好,我們的日子也得往下過。”
4月的一堂電視課,于丹一走進教室就說:“大家看看窗外,真是春光明媚的蓬勃春天,千萬別辜負了春天。什么是辜負,這段流光實實在在從你的生命里走過去,但是你跟它沒有關聯。我經常想起李商隱看荷花的心情,‘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江頭江水聲’,我小時候一讀,眼淚就涌上來了。”
在北師大藝術與傳媒學院從大一讀到研一的羅珊聽于丹講了5年“天氣”,久了,反覺得有意義。“這種感受其實很重要。于老師開啟了你的感受力和責任心,去發掘很多被忽略的生活細節。”
電視課上,于丹常夸王志、白巖松、柴靜、張斌:別動不動不屑一顧,要發現這些人的堅持和不易。“你不屑一顧的時候就把自己心里的一扇門關上了,你就無從了解那些優秀的人何以至此,無法讓他走進你的靈魂去幫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