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信息被隨意泄露 房產中介網站是重災區
讓人無奈的“服務協議”
事實上,需要用戶注冊個人信息的網站在服務協議中一般都有“隱私制度”的相關規定,這部分主要是說明網站如何保護和如何使用會員的注冊信息等資料。
不過,服務協議采用合同格式,條款諸多、內容冗長,多數網友在并未閱讀或者只是簡單瀏覽的情況下直接勾選“同意”。就是在這些不假思索的“同意”背后,個人信息被泄露出去了。
再以搜房網為例,《搜房服務協議》的第三項“隱私制度”中寫道:“搜房網不會在未經合法用戶授權時,公開、編輯或透露其個人注冊信息及其他保存在搜房網中的非公開內容,除非有下列情況:……與搜房網的關聯公司和戰略合作伙伴分享客戶資料,以及其他需要公開、編輯或透露個人信息的情況。……通過抽獎、促銷等活動得知用戶個人信息的第三方會進行獨立的數據收集工作等活動,搜房對用戶及其他第三方的上述行為,不承擔任何責任。”
也就是說,搜房網會將用戶信息與關聯公司和戰略合作伙伴分享,并且聲明對于第三方的任何行為(即便第三方將信息轉讓他人)不承擔責任。
搜房網關于用戶隱私的規定并不是特例,記者在仔細閱讀了新浪樂居、我愛我家、易居網、愛房網、房價網等十幾家國內較有影響力的房產中介網站的服務協議后發現,各家網站都在泄露用戶信息方面不同程度地為自己留下了后門。
在這種情況下,消費者只能選擇“全部接受”或者“全部不接受”。由于其他提供類似服務的網站規定也大同小異,需要服務的消費者實際上沒有選擇的余地。
對此,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葉林說:“在法律上,如果簽訂的合同限制了對方的權利,增加了對方的義務,排除了自己的責任,就是無效。這些合同中的條款不應是中介服務正常應有的條款,網站上應該用很特殊的方式進行提示,引起消費者注意,否則很可能被認定損害消費者利益,被認定無效。當然也要看簽訂合同時的具體情況,但這個條款總體來說處于無效的邊緣。”
舉證難維權煩法律待完善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張新寶表示,雖然我國的相關法律保護還不夠完善,但無論從刑事還是民事角度,消費者對個人信息泄露進行維權都有法律依據。但在實際操作中,消費者維權難度太大。
平均每天收到3-5條短信廣告的小杜說:“信息泄露以后受廣告騷擾,利益損害不算太大,但是維權成本太高,而且根本不知道告誰,不知道自己的信息是被誰泄露出去的,所以一般不會專門花時間去維權。”
面對這樣的現實狀況,專家建議應該從源頭禁止個人信息的泄露:
首先是完善立法,2003年立項的《個人信息保護法》遲遲未出臺,學界業界都期待對個人信息的保護有更加詳細的規定。第二是企業自身應轉變經營觀念,“消費者信息某種程度上也是企業的財富,珍惜自己的財富,保護消費者信息其實也是保護了企業自己”,葉林說。第三是通過公安局、工商局、消協等部門加強刑事打擊力度、行政執法力度和行業管理。
“遇到此類個人信息被泄露的情況,可以去法院起訴民事損害,也可以去公安部門或行政部門投訴,要求查處。”張新寶說。
來源:新華網 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