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漠成醫療界"流行病" 莫在人文精神上"缺鈣"
莫讓冷漠成習慣
●我國患者的權利意識已經覺醒,而醫生的人文修養還在沉睡,二者形成強烈反差,這也是醫患沖突加劇的一個重要原因
最近,聽兩位朋友講述就醫經歷,頗有感觸。
一位朋友的小孩半夜耳痛,來到北京某大醫院看急診。恰巧,急診室有位耳鼻喉科醫生在值班。出人意料的是,這位醫生竟然說:“我只給大人看病,不給兒童看病?!?/p>
另一位朋友的老父親患心臟病,千里迢迢來到北京。一位醫生接診后,先讓病人去做個核磁。病人說,剛在外地做過核磁,片子也帶來了。醫生冷冷地說:“我不看外院的片子?!?/p>
兩件事情,看似不相關,卻反映了一個共同的問題——冷漠成了醫療界的“流行病”。面對病人的痛苦,兩位醫生麻木不仁,一個不看“兒童病”,一個不看“外院片”。這樣的舉動,不僅違背了職業操守,也令人感到陣陣心寒。
醫學技術在進步,人文精神卻在滑坡,這是當下醫療界的一大通病。如今,醫生越來越關注醫學證據、技術指南、核心期刊,卻忽視了活生生的人。病人來到醫院,就像進入了工業化流水線,從一臺機器走到另一臺機器。他們看不到醫生的笑臉,聽不到醫生的呼喚,只能感受到冰冷和恐懼。很多醫生看病,既不問病史,也不觸摸人,只是低頭開單。病人還沒說完病情,醫生已經喊“下一個”了。
醫學是一門人學,本應是溫暖的科學。除了客觀的診斷和治療之外,還應包括心靈的溝通、情感的交流、溫馨的祝福、熱情的鼓勵。一個好醫生,既是“工程師”,也是“藝術家”。然而,人文精神一直是我國醫學教育的一條“瘸腿”。在醫學生的必修課中,幾乎沒有一門醫學人文課,人文教育流于形式。由于“重技術輕人文”,很多醫學生人文精神嚴重“缺鈣”,在臨床上往往“見病不見人”,導致醫患的“情感鴻溝”日益加深。
曾有一位美國學者到中國講課,他給每位醫學生發了一張紙條,上面寫著:從醫學的角度回答,人是由什么組成的?學生們的答案都是“細胞”。美國學者又發給學生第二張紙條,上面也寫著一個問題:從醫學的角度回答,狗是由什么組成的?學生們的答案還是“細胞”。后來,美國學者在第一個問題的答案之后加了一個詞:權利??梢?,人和動物的本質區別在于其社會屬性。一個不懂得尊重患者權利的醫生,與獸醫有何區別?
近年來,我國患者的權利意識已經覺醒,而醫生的人文修養還在沉睡,二者形成強烈反差,這也是醫患沖突加劇的一個重要原因。過去,在家長主義盛行的時代,醫生是絕對權威,病人只能被動盲從。而在法治社會,病人的維權行動此起彼伏。因此,尊重病人的自主權、知情權、選擇權、隱私權等基本權利,已經成為醫生的基本職業要求。如果醫生不改變傲慢與冷漠的習慣性姿態,最終將自毀尊嚴。
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醫療設備很先進,手術技巧也不差,差就差在人文精神上。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醫學技術走得太快了,而醫生的人文情懷沒有跟上。一些人搶占了技術和財富的制高點,卻失去了道德和人性的制高點。事實上,拋棄醫學人文精神是要付出代價的。當今,醫生職業聲譽一落千丈,醫患關系日趨緊張惡化,其根源就在于技術與人文的斷裂。這正如意大利詩人但丁所說:“道德常常能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p>
醫學無論怎么發展,永遠不可能包治百病。但是,如果醫生心中都有一盞人文的燈,醫學就會情暖百家、安頓百魂。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