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清明節“網絡熱詞”:“天價墓”“死不起”引熱議
“綠色殯葬”“緬懷先烈”被追捧
清明節小長假期間,廈門800萬元豪華墓、殯葬行業暴利等怪象迭出,引發網絡持續關注,使“天價墓”“死不起”成為網絡熱詞。另一方面,“綠色殯葬”不僅環保,而且有利于緩和殯葬矛盾,受到網民熱捧,而在建黨90周年即將到來之際,清明節期間祭奠革命先烈、傳承紅色精神蔚然成風,讓“緬懷先烈”熱詞走紅。
熱詞一:“緬懷先烈”
熱度:盤古搜索約89萬個詞條
【案例】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又是辛亥革命100周年。清明期間,全國各地烈士陵墓迎來了群眾的祭掃高潮。在細雨霏霏之中,在春意盎然之間,中國百姓并沒有忘記那些曾經拋頭顱灑熱血的先烈們,紛紛用“踏青祭英”的方式緬懷先烈,寄托對革命烈士的無限哀思和懷念。
【網友評論】新浪微博網友“新鄉警方在線”:“又是一年清明節,祭英掃墓訴哀思。在這個特殊的時刻,讓我們再次大聲呼喊那些響亮的名字,緬懷那些值得永遠銘記的人。”
【專家分析】“慎終追遠,飲水思源,清明祭祖是中華民族的重要傳統。盡管時光變遷,但百姓對那些為了民族的生存、解放和自由而獻身的先烈的崇敬之情,沒有任何改變。”湖南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丁加勇說,“在建黨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的這個特殊的時間里,百姓對烈士的哀思更顯得尤為濃郁。”
然而,讓不少專家深感痛惜的是,當今仍有不少“80后”“90后”年輕人對很多烈士并不熟悉,對艱辛的革命歷史也“一無所知”。“沒有代代祖先的繼往開來,就沒有中華文明的薪火相傳。政府有必要加強對革命史、先烈故事的宣傳,重視對革命史跡的保護,開發相應的旅游線路,并通過拍攝紀錄片、舉辦論壇展覽、排演舞臺劇等多種形式來宣傳歷史文化。”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教授周孝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