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萬人次——上海市第一屆市民運動會時間剛剛過半,就已突破原先預計的全程100萬人次參與的目標。上海市副市長、市民運動會組委會主任趙雯在4日召開的組委會第四次全體會議上表示,上海將進一步提升辦賽質量、放大賽事效應,充分展示市民體育健身成果,積極發現培養體育后備人才,促進競技體育與群眾體育協調發展,讓市民運動會成為城市品牌。
上海市第一屆市民運動會于今年6月10日開幕,會期歷時半年。截至目前,市級賽事50個競賽類項目已經完成龍舟、信鴿、輪滑等8個大項的全部賽事,另有門球、體育舞蹈等9個項目正陸續展開賽事;此外,上海各個區縣代表團、產業代表團、學生運動會、職工體育大聯賽等各類各級賽事也已開展了3000余場次,迄今已吸引了115萬人次參與。
上海市體育局局長、組委會常務副主任李毓毅說,以人為本、因地制宜,是市民運動會人氣“爆棚”的原因所在。今年夏季正值倫敦奧運會和殘奧會,市民運動會組織方“趁熱打鐵”,著力推進“老百姓自己的奧運會”,在創意創新上做足功夫。其中,由新華社上海分社、上海市體育局共同創意開發的虛擬運動會把“賽場”擺進了商場,市民、游客哪怕在逛街、購物的間隙,也能體驗比賽的快樂;而雙方聯合研發的“健身管家”智能手機客戶端,可以讓競賽項目“隨身攜帶”,方便市民利用方寸空間舒展筋骨、查看成績,受到廣大市民的歡迎。
在“全民”上做文章,在“服務”上下功夫,在“民樂”上動腦筋,首屆上海市民運動會讓健全人、殘障人士、智障人士都有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市民運動會殘疾人系列賽的12項賽事,目前已經完成黑白棋、肢殘人釣魚、盲人拖拉機、飛鏢、輪椅柔力球操、聾人廣播操、特奧滾球、特奧陽光韻律操等8項,有2000多位市民參加。
“草根”運動會如何吸引都市白領?上海市登山運動協會根據旗下90%以上活躍人群是20到40歲的中青年白領的人群特點,策劃了“上海坐標城市定向挑戰賽”等三項特色賽事,融入時尚元素和都市風情。接受報名僅半個月,原定240支隊伍的報名上限就被突破,最終確定了330支隊伍、1320名隊員參賽。“我們就像用腳步跟城市談戀愛,領會掩藏于鋼筋水泥森林中的另一個天地。”24歲的“益游愛在路上隊”隊長曹吉敏說。
讓市民賽得開心,還要賽得放心。今年“蘇拉”“達維”雙臺風來襲前,市民運動會組委會果斷取消了8月8日萬人廣播操展示活動,推遲了全民健身日場館免費開放及多項賽事,并向社會及時發布改期信息,保障了這一賽程長、參與度廣的全民賽事安全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