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隨著大眾參與健身活動熱情的高漲,運動傷害事件也時常發生。據報道,煙臺市社區975名30歲以上的健身愛好者中143人有運動創傷,發病率達14.7%;長沙、廈門健身俱樂部425名會員中有164人在健身過程中發生運動創傷,發病率達39%。這些創傷中,除了有少數是意外事件,大多數是由于運動的不科學,或者盲目模仿專業運動員的比賽而造成的。
事實上,同樣是運動,普通大眾和專業運動員有著很大的不同。
專業訓練是要突破身體極限
運動員追求的是“更快、更高、更強”,他們要不斷地挖掘自身潛力,突破自己身體的極限,從而達到更快的速度、更大的力量、更完美的技術。因此,很多運動員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各種傷病。而作為普通大眾從事運動鍛煉是為了娛樂身心,增進身體健康而進行的休閑活動。因此,普通大眾的健身活動應該比運動員的訓練更溫和,運動量應該更小,更少造成傷害。所以,健身活動中特別要注意不要盲目模仿運動員的訓練或比賽。
不能盲目模仿運動員
1、百米沖刺要不得
小劉是個田徑迷,每次看到電視上播“飛人大戰”總是激動不已。有一天邀了幾個朋友到某學校的操場想展示一下自己的百米沖刺能力,誰知在快到終點的時候,大腿后面被拉傷了。百米跑需要較好的力量和速度能力,平時缺乏力量訓練,也沒有經常性的速度跑,出現肌肉拉傷的概率非常大。還有些人喜歡在長距離跑后,來個200米或400米的加速跑,這也是要不得的。
2、“堅持不住”別堅持
在觀看體育比賽時,我們往往為最后一位跑到終點的運動員喝彩,但在我們的平時運動鍛煉中,切不可盲目堅持。有一次我們在一個單位進行體質測試,有一位男同志在做臺階試驗時做到一分鐘時臉色有點發白,測試人員叫他停下來,但那位同志說自己沒事,在快到兩分鐘時出現了運動暈厥。后來經過詢問是由于中午沒吃飯低血糖引起。前面的文章中我們也講過,許多人鍛煉是心血來潮式的,幾個朋友一起,礙于面子,堅持不住了,還要再繼續,往往就會出現運動損傷甚至暈厥。
3、“技術完美”不是很重要
現在社會上有許多青少年喜歡打籃球,他們盲目模仿偶像的技術,而出現了膝關節和踝關節傷病。要知道,專業運動員完美的技術需要力量的支撐和不斷反復練習,有的技術還需要通過其它輔助手段的訓練才能獲得。作為業余選手,并沒有條件和時間去進行專業運動員的訓練,很多輔助的力量沒有練好,盲目模仿專業運動員的技術,就會造成運動損傷。
可向運動員借鑒的地方
1、準備活動不可少
運動員在正式訓練前往往都要進行30分鐘以上準備活動。準備活動一般是做一些慢跑和拉伸,包括踢踢腿、彎彎腰等。準備活動是讓人體由相對安靜狀態逐漸進入運動亢奮狀態,所以速度和強度要逐漸增加。氣溫較低時,準備活動時間要適當長一些,量可大一些。氣溫較高時,時間可短一些,量可小一些。通過做準備活動可使身體溫度升高,大腦興奮度增高,提高心血管系統和呼吸系統功能。
2、放松整理更重要
“放松是通往冠軍的捷徑”,可想而知,放松整理活動是多么重要。放松整理活動是讓人體由運動的亢奮狀態轉入到相對安靜狀態。劇烈運動時,心臟處于高效率工作狀態,突然停止運動后,心臟在短時間內仍然繼續按照劇烈運動的需要將大量的血液輸送到上下肢肌肉里,此時由于運動突停,下肢肌肉不再收縮致使心臟的回流血量減少,大腦不但得不到充足的血液補充,而且在重力作用下,原有的大腦血液還會急劇流向心臟,造成大腦暫時貧血,于是就會出現眼前發黑,頭暈,惡心,嘔吐甚至昏倒現象,我們稱之為“重力性休克”,因此劇烈運動后,不要立即停下來,而應繼續慢跑一段距離,然后做一些深呼吸或輕微的體操,這樣一方面可以防止出現重力性休克,另一方面整理活動是讓血液回流心臟,把肌肉產生的廢物帶走,避免造成肌肉酸痛。
3、運動補液要及時
在運動時人體的水代謝遠遠高于不運動時。一般人一天大約出0.5升汗,但在運動時,如跑步一小時的出汗量是平時的2至6倍。在運動時,溫度越高、運動強度越大,人體出汗越多,這時需要及時補充液體。由于人對于口渴的感覺與實際體液的需要并不相一致,等到感覺口渴時身體已經處于脫水狀態。脫水嚴重時會引起休克。在水分丟失的同時大量的電解質伴隨汗液丟失,所以運動時不僅要補水,還要補充電解質。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補充運動飲料是運動補液的最佳選擇。
來源:揚子晚報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