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紀念毛澤東同志批示“楓橋經驗”50周年大會在浙江舉行。
這個地處浙江諸暨的鄉鎮早在上個世紀60年代就聞名全國。彼時,楓橋鎮干部群眾創造了“發動和依靠群眾,堅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決。實現捕人少,治安好”的“楓橋經驗”。1963年,毛澤東同志就曾親筆批示“要各地仿效,經過試點,推廣去做”。
如是,“楓橋經驗”由此成為全國政法戰線上一個膾炙人口的典型。
時至今日,半個世紀過去了,時間洪流不但沒有將“楓橋經驗”淹沒其中,反而賦予它更加斑斕的色彩和豐富的內涵。
故事忘了,精神傳承
如果讓81歲的宣春岳老人講“楓橋經驗”,在他一口地道的方言中,首先被提及的就是“四類分子”(即地、富、反、壞——記者注)。
“我們這個地方打架的很少,治安問題也少,偶爾村民之間有爭吵。”老人似乎是要講明楓橋由來已久的淳樸民風,“一個治保主任,一個調解主任,兩個人可以解決村里500多人的問題”。
在上世紀60年代,楓橋在改造“四類分子”過程中,按照“一個不殺、大部不捉”的原則,發動民眾開展說理斗爭,沒有打人、捕人,但貫徹落實了對“四類分子”的教育目的。1963年,“楓橋經驗”就被肯定為“矛盾不上交,就地解決”,成為各地效仿、推廣的典型。
“當時,是鎮里開會宣布的。”時年31歲的宣春岳記得,這是“讓人高興”的大事。
1970年,宣春岳開始擔任村里的調解主任,在他“當到不能調解為止”的“村官”生涯中,并沒有太多治安問題,而是以“兄弟分家”矛盾居多。
如果說“楓橋經驗”緣起公安戰線,那么,在后來的發展過程中,它變得越來越“兼容并包”。
在泰山村,67歲的張忠錦老人自1985年起擔任村支書,在他的“調解”經歷中,一個“被改造好”的小偷,至今讓他記憶猶新。
“那個小伙,就是不學好,把父母留下的三間茅草屋也賣了,誰都管不住,村里人都頭疼他。”張忠錦回憶,“光說他沒用”,后來發現他會拉二胡,就讓他進了宣傳隊,還給他介紹對象,立業成家,總算走上了正路。
“他還給演過沙家浜,”張忠錦不無欣慰地說,這樣的年輕人“推一推就進勞改所了”,但“拉一把就改好了”。
這恐怕就是“楓橋經驗”中幫教模式的雛形。在上世紀70年代后期,青少年違法犯罪的現象增多,成為影響社會治安的一個現實問題。當時的楓橋鎮就采取了“先就業,再成家的幫教模式”,效果非常明顯。
再后來,楓橋鎮撤村、并村,很多資料“弄掉”了,宣春岳去做生意了,張忠錦也卸任了,逐漸忘記了很多故事。但是,他們的經歷中,那些樸素的調解觀念卻潛移默化一代代傳承了下來,支撐著“楓橋經驗”一步步延續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