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特約聯絡員
特約聯絡員由黨組織內熟悉黨務工作的“專家”兼任,他們針對南華西街黨建工作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尤其是在黨政領導干部是否“為民、務實、清廉”的問題上,廣泛收集各界意見,既對黨政領導干部形成“自下而上”的監督,又對如何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本街的黨建工作提供建設性的參考。
4、民意調查
民意調查主要通過兩種方式進行,一是問卷調查,每月開展一次全街性的問卷調查,測評群眾對街道工作的滿意度。問卷調查內容廣泛,現實性強,都是關于南華西街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事情,居民積極地接受問卷調查,提出自己的看法。二是電話隨機調查。群眾想什么、盼什么一個電話就知道,群眾想說什么就說什么,不約束、不打斷群眾的講話,真實地了解和記錄民意。
5、宣傳欄、網頁
向群眾公開信息,是黨員走出門的內容之一。在每個社區都設有宣傳欄,把相關的政務、黨務信息公之于眾,讓群眾知情,為群眾履行表達權、參與權和監督權提供了前提。在新建的南華西街道網頁上,設置了“南華西信息”、“政務公開”、“社區黨建”等欄目,群眾可以全面的了解到南華西街的重要信息,并且可以通過“社區互動”欄目,表達自己的想法,黨群之間展開討論,群眾知道黨和政府在做什么,黨和政府了解群眾眾在想什么,兩者實現了良性互動。
(二)群眾請進門
1、領導接訪
南華西街實行領導接訪日制度,在南華西街道網頁和各社區公布欄上公布每個月的領導接訪時間安排,每天都有街道領導接訪,每位領導每月平均接訪三次。接訪實行“首問首辦”、“誰接訪誰負責”原則。一批批群眾在接訪日找到街道領導,有的傾訴自己的心聲,有的反映目前社會上需要整改的問題,有的表達自己對政府有關工作的建議和意見,領導接訪日讓民意搭上了快速“直通車”。
2、群眾監督員
南華西街聘請38名群眾作為監督員,一方面監督街道、社區的領導干部和機關辦事人員。一方面深入群眾,了解民意。監督員本身是群眾,在很多事情上與其他群眾有共感,他們之間實現了近距離甚至“零距離”的接觸,易于全面、準確地收集民意,及時地上報,有效地防止了民意的失真。
3、群眾意見箱
南華西街在街道辦事處大堂及各窗口單位共設立了20個群眾意見箱,相關人員定期打開意見箱對民意進行整理,做到封封有回復,件件有落實。隨著網絡走進群眾的生活,南華西街公布了電子意見箱,使民意的表達更加的方便。
4、熱線
熱線24小時暢通,方便了群眾的訴求和監督,搭建了通往民意的“連心橋”。對群眾的訴求能當場答復的立即答復,不能當場答復的立即轉辦,確保群眾來話百分之百的按期回復。
5、座談會
南華西街堅持“熱愛南華西,建設南華西,造福南華西”的工作指導思想,每年都圍繞黨政大事以及就業、教育、治安、衛生等民生問題邀請群眾參加一系列座談會,廣泛聽取民意。09年以“黨性黨風黨紀”為題,召開了8場群眾征求意見座談會,共收集意見建議55條,對策措施91條。在世界金融危機的背景下,各社區召開了多場“創業就業座談會”,為解決街道居民的充分就業提供思路。
6、社區論壇
邀請黨員群眾一起參加社區論壇,共同商討南華西街的熱點、焦點問題。09年舉辦了公共文明大家談社區論壇13場,1300多人參加,收集了2100多條居民的意見和建議。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召開后,在全街道進行了“如何學習和貫徹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的征文,共收到論文150多篇,并邀請論文作者參加論壇,為南華西街依據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進行新的探索提供了寶貴的建議。
三、構建民意收集渠道網絡的成效
1、暢通了民意表達渠道,提高了群眾的民主水平
改革開放以來,南華西街人們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其自主、競爭、效率意識不斷增強,越來越需要通過多種渠道來表達他們的意見和訴求。南華西街順應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群眾的意愿,構建了民意收集渠道網絡,為各社會階層提供了利益表達的制度性平臺,使多元化社會中的合理利益訴求通過正當、規范的渠道得到表達,進一步增強了群眾的民主意識,提高了民主參政的水平。在面對南華西街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各種問題和挑戰時,群眾想說,愿意表達自己的看法,積極地與黨和政府溝通,黨群之間保持互信關系,共同以促進南華西街的發展為己任;群眾能說,群眾的建議和訴求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得到及時的表達,無論群眾說什么都會暢通無阻;群眾會說,集思廣益,提出多種多樣建設性的方案,為南華西街的發展出謀劃策,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