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西街位于廣州市珠江南岸,海珠區西北面,是一條具有濃郁嶺南文化特色的行政街道。轄區面積1.1平方公里,有居民21390多戶,人口58390多人,設12個社區居民委員會。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南華西街道黨工委、辦事處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不斷創新社區黨建工作格局,積極構建社區文化載體,構筑完善社區服務體系,努力打造平安和諧社區,使社區環境面貌日新月異,街道文明建設不斷取得令人矚目的成效,先后被評為全國街道之星、全國最佳街道、中華第一街、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創建活動示范點、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全國體育先進社區、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和諧社區建設自主創新先進街道、全國社區共建共享先進街道、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范街道;廣東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廣東省文明單位
廣東省模范集體、廣東省開展“愛國、守法、誠信、知禮”現代公民教育活動示范點;廣州市精神文明建設紅旗單位、廣州市文明單位標兵等稱號。改革開放以來,南華西街道黨工委面對群眾路線在實踐中出現的問題,結合自身的實際進行了積極的探索,構建了民意收集渠道網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構建民意收集渠道網絡的背景和起因
“民意”在《辭海》中的涵義是“人民共同的意見和愿望”,它代表著社會時代發展潮流和方向,現代國家執政者都非常重視民意,在我國更是如此。“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根本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黨的領導干部如何對待群眾,是一個根本的立場問題、世界觀問題、黨性問題。毛澤東說,人民群眾每天都從事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有無窮創造力和新的發明發現,他們也最具體、最真實地感覺到自己的切身利益。因此,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個時期,黨都堅定不移地堅持群眾路線,虛心向群眾學習,汲取群眾的新鮮經驗與集體智慧,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但與此同時,黨內也存在著一些脫離群眾路線、不重視和忽略民意的現象。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執政環境和執政條件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群眾路線在一些地方、單位的實踐中出現了問題,自上而下地堅持下去的意見多,自下而上地集中群眾意見少;到群眾里去的多,從群眾中來的少;“拍腦袋決策,拍胸脯保證,出事了拍屁股走人”的“三拍”干部增多,一些黨員同群眾的感情變得疏遠等等。這些現象嚴重地破壞了黨群關系,傷害了人民群眾的感情,損害了黨的威信。這些問題的原因是綜合的,民意收集渠道不通暢是其中重要的一個,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原有的民意收集渠道,如社會調查、領導走訪、座談會等,沒能充分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和效果;二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原有的民意收集渠道已無法全面收集民意,迫切要求開通新的民意收集渠道。南華西街也不同程度地出現了類似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南華西街黨工委結合自身的實際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在打通原有的民意收集渠道的基礎上,開通了一系列新的民意收集渠道,構建了多渠道、多類別、多層次的民意收集渠道網絡,實現了黨群之間雙向的良性溝通和互動,黨全面、準確、及時地掌握了民意,為保持融洽的黨群關系,促進南華西街經濟社會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構建民意收集渠道網絡的做法和經過
南華西街構建的民意收集渠道網絡是“雙向立體式”的,“雙向”是指黨員走出門,群眾請進門,黨員和群眾之間實現良性的溝通和互動;“立體”是指民意收集渠道多類別、多層次,確保民意得到全面、準確、及時的收集。
(一)黨員走出門
1、黨的領導干部走訪
南華西街黨的領導干部要深入到基層群眾中去,了解民意,掌握民情,進千家門,聽千家言。做到每月至少有一次深入基層,一次聽取民意,一次上門服務。每季度至少有一次調查研究,發現問題有記錄、有措施、有反饋。黨的領導干部走訪輕車簡從,到問題最多、群眾意見最大的地方去。如09年是廣州“迎亞運”整飾工程重要時期,一些居民對工程實施有不少意見,領導干部多人多次走訪社區,逐家上門了解居民對整飾工程的看法,解答居民的疑問,并對走訪結果及時統計整理上報。
2、黨員志愿者串門
南華西街在2005年成立的黨員志愿者服務隊,立足社區、立足當前、立足實效,以為社區服務、為居民群眾服務為宗旨,經常到居民家串門,宣傳信息,收集民意,及時上報給黨組織,黨組織做好記錄,并對其效果進行評估,定期舉行志愿者服務交流會,對所收集的民意進行分析和討論。如黨員志愿者在廣州“創衛”過程中,到各家各戶串門,聽取居民的意見,了解到有些防火巷因淤塞、有異味滋生蚊子、老鼠問題,及時上報給有關部門。翌日,
相關工程隊人員對防火巷進行徹底清理,行動的迅速獲得居民群眾的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