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吉林省普通高校畢業生總數創歷史新高,達到17.2萬人;
距離2015年畢業生離校還有100多天了
每年的“招聘季”,大學生就業話題都會被推到風口浪尖。一邊是大學生求職連連受挫,另一邊則是一些企業找不到合適的人才。大學如何對接社會,培養“適銷對路”的大學生?在今年的省“兩會”上,也成為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們關注的焦點話題。
現象>> 求職簡歷回復寥寥無幾
距畢業離校還有100天左右,在長春一所大學中文專業讀大四的魏林仍舊沒有找到自己的畢業出路。公務員考試落榜,趕場參加招聘會,網投簡歷鮮有回應……在剛剛過去的幾場高校招聘會上,魏林憑著“早下手,占先機”的求職準則,早在一個月之前,便開始制作求職簡歷,關注各類招聘信息,但最后的結果仍然不能令人滿意。
“學校招聘網站、校內網以及同學之間的信息共享,是我們獲得招聘信息的主要渠道。在去年11月份的幾次招聘會上,我投出去的求職簡歷就有十幾份,但只有一家企業回復了我?!蔽毫终f,“我有一位高中同學在一所普本,從大三就開始去招聘會求職,光是簡歷就投了20多家公司,到最后只有兩家公司給她面試的機會。如果再找不到工作,那她就會變成往屆生,找工作更難,因為許多公司只招應屆生?!?/p>
參加了多場招聘會的吳同學也對自己的畢業去向感到擔憂,他說,找工作難,找份好工作更難,找份專業對口的好工作更是難上加難。“在參加招聘會前,我們大都不知道招聘會上能看到什么樣的企業和崗位,雖然時常幾乎沒有看到有吸引力的崗位,但畢業時間離得越近心里就越發慌,所以每次參加招聘會怎么也得投個八九份簡歷,至于能去哪個單位面試,就靠運氣了。”
尷尬>> 普本院校畢業生成“夾心層”
記者從省教育廳獲悉,2014年我省普通高校畢業生總數創歷史新高,達到17.2萬人。據統計,截至8月底總體初次就業率為83.59%,其中,研究生80.74%,本科生84.97%,高職高專生81.43%。
相關部門分析表示,從就業專業看,理工類專業仍占需求主體,財貿金融、IT、地產、現代服務業需求增加,農林、醫藥行業人才需求穩定,師范類就業壓力仍然很大。
“就業難,歸根結底就是高等院校培養的人才與勞動力市場需求不相適應?!笔纫桓咝6嗄陱氖戮蜆I指導工作的老師一針見血地指出,過多的本科院校都以培養研究型、學術型人才為主,但勞動力市場最緊缺的是技術型人才。一個顯而易見的現象就是,一個白領崗位常常成百上千的人競爭,而一個技術型的工作卻鮮有人問津。這其中,普通本科院校尤其尷尬,在用人單位眼中,普遍將其視為“夾心層”,常有“高不成,低不就”的感覺。
委員談就業>>
不要以工資多少定職業
不要以一次選擇定終身
“ 大學畢業生就業其實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但這個話題是每一個人所必須面對的問題。”政協委員王建華說。
王建華說:“期望值不要太高,據我對大學生就業市場的了解,目前,我省國有企業、民辦企業、大企業、中小微企業工人的崗位很多,工資、待遇尚可,只是有的大學生就業的觀念、期望值偏高,有點脫離實際。”
大學生,特別是剛畢業的大學生,不要以收入定職業,也不要以一次選擇定終身。王建華說:“大學畢業生們選擇高收入的職業無可厚非,但如果首次就業,我建議不要單純以工資高低來選擇崗位。另外,選擇職業要看到職業的發展前景、個人的發展空間,只有喜歡的、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面對目前我省畢業生嚴峻的就業形勢,政協委員建議畢業生們不要抱著一次選擇定終身的想法,應該先找一份自己可以接受的工作鍛煉和積累社會經驗、工作經驗,在時機成熟的時候再進行第二次擇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