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機場建設更應清醒和理智
在新建機場熱情日益高漲的同時,我們必須看到,隨著高速鐵路、高速公路等城際甚至與外圍省際快捷交通的實現,區域內城市的“同城效應”日漸顯現。從南京到徐州,乘坐高鐵只需70分鐘,而從徐州觀音機場到市區也需要40多分鐘車程,京滬高鐵開通后,對沿線航班提出了新的挑戰。
機場作為公共基礎設施之一,具有很強的公益性。因此,對于地方政府來說,為民謀福而修建機場并非壞事,不過需要有關各方科學規劃,量力而行,尤其要保持一份清醒與理智。
凡事,三思而后行。地方政府在渴望通過建設機場提振地方經濟時,需思量這樣一個問題:一個虧損運營的機場,對助推地方經濟的利弊應該如何算?那種超越本地需求和財力的機場建設,顯然是需要慎重考慮的。有關各方在立項時更要科學規劃、布局,審慎做好機場風險投資分析。
機場布局問題已不單單是某一個市的利益,更涉及到了區域經濟發展關系。要突破區域壁壘,僅僅以市場這只無形的手來調節還顯不夠,必須結合政府宏觀調控的有形之手來進行協調,特別是像機場這樣的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必須要有專門的權威機構參與協調管理,以避免出現無序競爭的局面。
來源:光明日報 編輯:于姝楠
相關新聞:
太原機場“五一”小長假出港旅客31133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