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致富、修機場”的算盤
資料顯示,目前中國絕大部分中小機場初期運營主要靠地方政府補貼,由于中小機場一般年旅客吞吐量較低,空運量較小,無法形成規模效應,導致成本過高。據計算,一個支線機場,如果每天起降4架飛機,成本就在24萬元左右。
盡管需要先投巨資建設,隨后還要每年專門拿出幾千萬元甚至上億元補貼,中小城市建機場的熱情卻始終居高不下,地方政府到底打的什么算盤?
“醉翁之意不在酒”。以鹽城為例,當地政府當年咬牙修建了鹽城南洋國際機場,為此每年要花費3400萬元的財政補貼。但修建機場后帶動的汽車產業鏈每年上繳的利稅達34億元。許多地方修機場、跑航線的動力也正在于此。
在建設中小機場的問題上,有關部門遵循的邏輯是業內常講的1:8效應,就是說,如果能充分利用好機場資源,一個機場的建設投入與產出之比可達1:8。因為,辦好一個機場就像打開了一扇大門,它所帶來的人流、資金和信息資源,將為整個地區的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帶來無法估量的效益。按照這樣的邏輯,各地紛紛興建中小機場,希冀1:8的投入產出比能產生“蝴蝶效應”,帶動當地經濟的迅速騰飛。然而,一些中等城市在人口和客流量都達不到建設標準的前提下新建機場,指望“以機場興市”,這樣的僥幸往往會事與愿違。比如南通機場開航至今,一直處于虧損境地,成了當地的沉重負擔。
此外,越來越多的城市“跟風”建機場,源自當地認準了“要致富修機場”,希望各自的家門口都有一尊“活招牌”,提升城市美譽度,增加對外宣傳的砝碼,有的甚至急于求成,工程草草上馬。
目前,江蘇境內蘇北的機場要比蘇南多,但經濟最發達的蘇州并沒有修建機場。因此,期望“靠建機場發家致富”的地方更需保持冷靜,謀定而后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