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作信息化:安裝“千里眼”,架起“連心橋”
網格長解決不了的問題怎么辦?網格群眾發現情況,怎么讓相關職能部門第一時間受理?文峰區委副書記、區長李長治回答了這個問題:“對于網格化管理而言,要想發揮最大效用,必須依托功能強大的多級信息平臺和翔實的基礎數據,讓網格的各個神經末梢隨時實現信息共享、問題上交。做不到這一點,只能是紙上談兵。”
去年以來,文峰區投資1500余萬元,建立了覆蓋全區的四級信息化運作系統。為了采集數據,全區出動3萬多名干部職工和群眾信息員,用2個多月的時間,走社區,進樓院,訪居民,問商戶,采集到第一手資料,通過建立數據庫,將轄區人、地、物、事、組織等要素、民生服務、人口管理、重點人群、社保就業等416類信息及7214個轄區單位、734個基層黨組織、1.3萬多名黨員、32萬名群眾的信息定位在網格內。
在文峰區網格化社會管理服務中心,記者看到,文峰區63個社區、42個行政村被劃分為600個網格依次羅列在電子大屏上。工作人員任意點擊一個網格,立即顯示出其中詳細的人口信息:網格長、支部書記、人口總數、樓宇位置、居民訴求、辦理進度……為建立網格長與各級信息中心的快捷聯系通道,區里還為600個網格長每人發放一部“社管通”手機,發現解決不了的問題可通過“社管通”直接上報區信息中心協調解決。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有了“社管通”,指揮中心就如同安裝了“千里眼”,可隨時看到每個網格長所處的位置,并通過“社管通”給網格長下達指令,網格長也可以向指揮中心隨時反饋情況,建起了黨群干群關系的“連心橋”。
東大街街道高閣寺社區第二網格長石鳳紅說:“老城區經常發生下水道堵塞的事,過去花幾天時間才能解決。網絡開通后,我抱著試試看的心理用‘社管通’往住建局分派了任務,僅用半天時間回復說修通了,我到現場一核查,還真通了。后來,遇到處理不了的問題,我就根據性質對問題進行分派,很靈、很快。”
網絡信息平臺通過189條專線,縱向連通到13個鎮、街道,63個社區、42個村,橫向連通到56個職能部門,同時與城管、民政、稅源、衛生、公安、社保、醫療、財政、司法等多部門信息平臺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實現“一點受理、一網協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