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發達的市區立體交通。
在廣西梧州與廣東肇慶的交界區域,一個“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正破繭而出。粵桂將各劃出50平方公里土地,探索跨省區及東西部合作的全新模式。雙方聯合組建管委會,共同出資成立投資開發公司,負責試驗區土地開發、基礎設施建設及招商運營等,收益按比例分享。
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是廣西突破體制藩籬,以改革紅利激活區位潛力的全新實踐。
廣西沿江、沿海、沿邊,又連接我國東西兩大板塊、連接大西南和一片海、連接中國大陸與東盟。但長期以來,這種區位優勢沒能夠“變現”為發展優勢,廣西留給外界的,仍是邊遠、落后的印象。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推進,特別是中國—東盟自貿區建設的呼喚,壯鄉轉身向海,發揮中國—東盟“橋頭堡”的獨特優勢,高擎改革創新大旗,敞開大門“迎進來”,邁開大步“走出去”。
北部灣經濟區,是廣西對外開放合作的龍頭。行政區域管理體制不變,資源流動極易形成壁壘。自治區對南寧、北海、欽州、防城港4市發展目標規劃定位,錯位發展,并陸續實施通訊、交通、旅游等九大領域的同城化建設,打造一個“北部灣大都市”,形成區域一體化發展新格局;對1595公里的海岸線“黃金資源”,由“北部灣辦”牽頭,聯合審核,并向高價值的大項目和公共碼頭傾斜;由于欽州、北海、防城三大港競爭同質化,廣西首開先河,將三港整合為北部灣港,統一規劃、管理。
改革創新,不限于“自家地盤”。除了探路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廣西還積極謀求建立“中國—東盟飛地經濟試驗區”,讓其他地區“借道”廣西,進軍東盟。目前,已與云南、四川、湖南等省達成在北部灣經濟區合作建設產業園區的共識,實行“稅收分成、統計指標分享、節能減排指標分擔”的“飛地”模式。
對內,“良性互動東中西”;對外,“一灣相挽十一國”。在馬來西亞,中馬欽州產業園的“姊妹園”——馬中關丹產業園已正式開園。推動建立中馬“兩國雙園”,是廣西與東盟深化開放合作的又一創舉,是實施“引進來、走出去”戰略的登陸點和試驗場。兩個“姊妹園”將在產業分工與對接、跨境貿易結算、海上互聯互通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而且,“兩國雙園”不局限于服務中馬企業,而是面向東盟和全世界。
大創新推動大開放,大開放贏來大發展。廣西進出口總額由2007年的92.8億美元增至2012年的294.7億美元,5年增3.2倍;地區生產總值連續11年兩位數增長,去年超1.3萬億元。
“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自治區黨委書記彭清華表示,廣西將繼續解放思想,創新敢為,進一步形成以面向東盟為重點的沿海沿邊全方位開放合作新格局,加快建設成為國際區域經濟合作新高地,成為我國沿海經濟發展新一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