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顯示,我國食品安全標準與國際食品法典標準項目和指標值的符合率超過70%,甚至我國的一些標準是高于國際通行標準的。例如在國外允許使用的萊克多巴胺、過氧化苯甲酰等物質,在我國屬于禁止使用品種。因此,《通知》特別說明:“對不同國家標準的比較,應當全面、客觀,不應僅以個別標準或個別指標進行比較。”
最大的好消息是,我國食品添加劑標準的出臺終于有了明確的日程表:“2011年年底前衛生部要制定并公布復配食品添加劑通用安全標準和食品添加劑標識標準。”屆時,“牛肉膏”、“一滴香”、“漂白面”等復配食品添加劑將不再“無法可依”。
在標準出臺之前,“對暫無國家標準的食品添加劑,有關企業或行業組織可以依據有關規定提出參照國際組織或相關國家標準指定產品標準的申請。”
“衛生部已經公布了第一批違法添加物和易濫用食品添加劑的名單,以此為起點,到了年末,一定會有更加完善和嚴謹的標準出臺,到時候,所有食品都會經歷一次甚至多次的大清查。”這位專家說道。
重典治亂與“吹哨法案”
“我國在食品安全上的法律法規是非常多的,甚至是超乎國際水準的嚴厲。”衛生部的一位專家說,我國涉及食品安全的法律共有20多部,近40部行政法規,150多部部門規章。據其介紹,2001年和2008年,我國兩次重申禁止使用“瘦肉精”,但至今,美國都是允許使用指定成分的“瘦肉精”的。此外,2007年,我國就率先建立了食品召回制度,2011年1月,美國才確立該制度。
“我們的問題出在執行環節。”這位專家認為,在前不久的雙匯“瘦肉精”事件中,央視“3·15”晚會通過暗訪短片揭示了形同虛設的十八道檢驗程序。“每一個環節都可以被買通,監而不管,是病癥所在。”
4月21日,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主任李克強出席全國嚴厲打擊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他強調,要以《食品安全法》為準繩,重典治亂,加大懲處力度,切實改變違法成本低的問題,讓不法分子付出高昂代價,真正起到震懾作用。一旦發現非法添加,要快查快處,第一時間查封問題產品,責令停產停業,并給予嚴厲經濟處罰。對故意添加的,一律吊銷證照、罰沒設備,企業負責人不得再從事相關食品行業。
這次講話被業內人士評價為“史上最嚴厲的食品安全重典治亂”。“之前的處罰多以工商部門的罰款為主,一般情況下上限不足5萬元,這對于違法犯罪分子來說,違法成本太低,而僥幸之下的不法利潤太高,所以造成屢禁不止,甚至邊罰邊犯。”
除了嚴管企業,還要加強監管力量。“監管不力主要體現在與食品安全有關的有六大部門,部門間分工不明,責權不清,很容易出現模糊地帶。”專家說。
在電視電話會議上,李克強要求,對涉案政府工作人員,情節嚴重的,要依法依紀開除公職。對涉嫌犯罪的,要及時移送司法機關,并依據新出臺的《刑法修正案》,從重從快予以嚴懲。
最新公布的《通知》中也再次明確了質檢、工商、衛生等部門的職責,強調將加大食品添加劑的行政問責力度,并提出,2011年年底前,各監管部門按系統對所有食品生產經營者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檔案。“這個檔案不僅會對生產企業起到自律和約束的作用,也會更加細化各部門的負責范圍和問責機制,避免部門間相互推諉,逃避責任。”專家評價說。
經濟學家郎咸平曾建議,在食品安全監管方面可以借鑒美國的“吹哨法案”,用“放權于民”的方式實現合理監管,改變目前政府部門既是游戲規則的制定者又是執行者的矛盾。
“吹哨法案”是一部告密者保護法案,其目的主要是為了實現內部監督,即每個人本著為社會公眾利益的考慮都可以站出來通過告密的手段揭露貪腐、密謀、不公等內幕,以維持社會公正,告密者將受到法律的保護。
“每個知曉內情的人都可以站出來揭露、訴訟和檢舉,他們將因此受到保護、免責和獎勵,這樣的話,‘雙匯瘦肉精’一案早就水落石出了。”郎咸平說道。
目前,在《通知》中已經可以看到“吹哨法案”的精神體現——設專項資金獎勵舉報人。《通知》明確提出,地方各級政府要設立專項獎勵資金,指定專門部門負責,切實落實對舉報人的獎勵,保護舉報人的合法權益,鼓勵生產經營單位內部人員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