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什么才是食品添加劑呢?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和世界衛生組織(WHO)聯合食品法規委員會對食品添加劑定義為:食品添加劑是有意識地少量添加于食品,以改善食品的外觀、風味和組織結構或貯存性質的非營養物質。
目前,我國食品添加劑有23個類別,2000多個品種,其中香料、香精類的最多,達到1800多種。其中,最為常見的是漂白劑、膨松劑、著色劑、增味劑、防腐劑、香料等。
“幾乎所有食品中都含有食品添加劑?!睂O寶國認為,食品添加劑不但對身體沒有壞處,反而是確保食品安全的物質?!皼]有食品添加劑就沒有食品安全?!?/p>
食品添加劑不僅能夠改善食品的“品相”和口感,還有利于食品加工,能更適應生產機械化和自動化,最重要的是,食品添加劑方便食品保存,能夠防止變質?!氨热纾郧暗牧愦蜥u油放置時間久了會長毛,很不衛生,但加入防腐劑以后這一問題就不存在了?!?/p>
對于有特殊需要的人群來說,食品添加劑甚至是“救星”?!疤悄虿∪瞬荒艹蕴?,就需要無營養甜味劑或低熱能甜味劑,這些食品添加劑實現了無糖食品供應。”孫寶國說。
其實,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原理與藥物一樣,關鍵在于衡量劑量與效應的對應關系。孫寶國表示,食品添加劑的使用需具備三個條件:第一,必要性。食品加工如果可以不用食品添加劑就不能加。例如,衛生部于今年3月1日正式發布公告,撤銷面粉增白劑。第二,安全性。除了科學實驗之外,至少有兩個發達國家使用后證明安全可靠的食品添加劑,我國才會給予批準(少數例外,如桂皮等)。第三,合法性。食品企業只有使用國家批準的食品添加劑才是合法的行為。
我國食品安全標準太寬松?
前不久,康師傅方便面因含有“牛肉膏”成分備受質疑,更加掀起軒然大波的是,廣州市工商局作出了“合法”無處罰的判定。
“牛肉膏”之所以“合法”是因為“牛肉膏”、“一滴香”、“漂白面”等都是由多種食品添加劑復合調配組成的添加成分,這些“前所未聞”的復配添加劑沒有被收錄進“明令禁止使用”的法規范圍,關于劑量和合法性在法規上都是空白。
“拿法規和標準說事兒已經數不清有多少次了?!毙l生部的一位專家對記者說,每當有食品安全事件發生時,對食品添加物的爭議最終都會落點在法規和標準上,“這已經是慣性?!?/p>
但毋庸置疑的是,我國部分食品的行業檢測標準低于國際公認標準早已成為不爭的事實。例如,在前不久的雀巢嬰幼兒產品中可能存在重金屬過量的問題上,按照我國現行標準,確實“在法定范圍內”,但我國的最高限額是美國的百倍。
根據公開報道,多年以來我國食品出口合格率均保持在99.8%以上,內銷食品合格率在90%以上,雖然差距只有九個百分點,卻暴露出食品安全標準“內外有別”的尷尬,這種“雙重標準”的現實催生了“一流產品出口、二流產品內銷”的說法,“我國食品安全標準是否比國外標準松”一直以來都是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困惑之一。
4月21日,衛生部發布了《我國食品安全標準與國際標準基本一致》的公告,公告稱國際上各國的食品標準確實存在差異,但我國標準與國際標準基本一致,此外,鼓勵企業根據國際競爭需要制定嚴于國家標準的企業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