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輔書是否應統一采購
80%的教輔書實行統一采購的現實背后,一個問題難以回避:教輔書是否適合統一采購?
首先,一個地區、一座城市的學校是否應使用統一教輔書?對此,鮑紅認為,應該區別看待。
“如果學生的需求是同質的,產品是標準的,就適宜于統一采購,比如課桌。”她認為,教輔書未必屬于這種情況。“就教學水平而言,城市與鄉村、重點學校與一般學校、實驗班與普通班都不一樣,他們對教輔書的需求肯定有所不同。‘一刀切’未必是最好的方法。”
其次,學生是否缺少辨別能力,是否應由專家對質量進行把關后再統一購買?鮑紅認為,低年級的學生可能需要,對于高年級學生則完全不是問題。她認為,即使對低年級學生,家長或任課老師也完全有能力通過各種渠道對他們進行指導推薦。“鑒別教輔書質量并不難,老師看一遍,學生做一遍,基本就知道了。更何況,一個消費者一時的辨別力可能是有限的,但無數消費者多年的辨別力肯定是準確的,口碑比專家更可靠。”
第三,統一購買是否更具有價格優勢?
鮑紅認為,一方面,價格并非家長不滿教輔書亂象的癥結問題;另一方面,政府有能力對價格進行有效管控。“核心的問題在于,如果統一采購的教輔書不適用,價格再低也是多余的。這是更大的浪費。”
“我認為,統一選購教輔書的辦法并非最優。”鮑紅說,對此,國家早就有比較清醒的認識,教育部等部委連續多年發文強調:“嚴禁將教輔材料納入《教學用書目錄》、印發教輔材料《推薦目錄》、搭售教輔材料以及強迫學生購買教輔材料等違規行為。”
“但我遺憾地看到,因涉及利益較大,監管不力,各地屢禁不止,違規行為近年來還有加強的勢頭。”(記者 田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