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這幾年司法改革取得的成就,全國政協委員、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長王俊峰指出,司法改革形式如何變化不重要,關鍵是看改革是否改到點子上,能否真正符合司法工作的科學規律、本質和群眾的期待,因此必須從深層次問題上改起,而不能浮在表面上。
司法公正:與人民群眾要求還有差距
司法公正是社會公正的重要保障。習近平總書記就做好新形勢下政法工作重要指示中強調:進一步提高政法工作親和力和公信力,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
立案公開、庭審公開、執行公開、聽證公開、文書公開、審務公開——2009年12月,最高法院發布《關于司法公開的六項規定》,幾年來司法公開的內容不斷豐富,方式不斷創新。檢察機關也深化檢務公開,推進檢察門戶網站、微博建設,完善新聞發布、公開審查、公開聽證等制度,普遍開展檢察開放日活動。
公開促進了公正。報告數據顯示:2012年各類案件一審后當事人服判息訴率為91.2%,二審后達到99.4%。在審執結案件數量遞增的大背景下,這兩組數據分別比2007年上升1.2和1.4個百分點。
“黨的十八大明確要求,加強司法公信建設,不斷提高司法機關公信力。檢察機關是國家司法機關的重要組成部分,理應通過檢察環節的執法行為,切實維護公平正義,用實際行動取信于民,贏得群眾信賴。”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檢察院檢察長蔡寧說。
蔡寧介紹,河南檢察機關加快了案件集中管理和執法信息化應用,規范案件流程監控,依托網上辦公,對執法辦案活動實施全程、統一、實時、動態監管,及時糾正執法不規范問題,通過加強執法規范化,促進了司法公正。
當前,司法領域確實還存在一些不公現象,正如報告中所說:確保人民法院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的體制還不夠健全,推進司法公開、弘揚司法民主、確保司法公正等方面與人民群眾的要求還有差距……
“公正是司法的生命線,老百姓打官司就像‘秋菊打官司’,他們不怕麻煩,追求的就是結果的公正。”全國人大代表、清華大學教授周光權說。
全國人大代表徐顯明則認為,應繼續深化司法職權配置,把法治的重心建立在司法之上,黨和國家要逐步習慣通過司法實現長期執政和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將憲法賦予的司法機關獨立行使職權的原則落到實處;通過提升司法機關的政治地位和落實其憲法地位來樹立司法權威。
(記者陳菲、楊維漢、劉元旭、朱薇、楊金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