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向中國出口轉基因玉米,再次受到攔截。國家質檢總局昨天宣布,共計54.5萬噸進口美國輸華玉米,因檢出轉基因成分而作退貨處理。
國家質檢總局稱,截至2013年12月19日,深圳、福建、山東、廣東、浙江、廈門等口岸檢驗檢疫機構,相繼從12批54.5萬噸美國輸華玉米中,檢出含有未經我國農業部批準的MIR162轉基因成分。各口岸檢驗檢疫機構已依法對這12批進口美國輸華玉米作退貨處理。這是繼11月退運6萬噸、12月初退運12萬噸后,我國第3次對進口美國玉米作出退運處理。2個月內,3次退運的美國輸華玉米總重量超過72萬噸,原因都是檢出含有未經我國農業部門批準的MIR162轉基因成分。在這三次退運中,被退的美國轉基因玉米重量逐次增加,從6萬噸增加到54.6萬噸,涉及的口岸檢驗檢疫機構也逐次增多。
質檢總局稱,已將最新有關情況再次通報美方,要求美方加強對輸華玉米的產地來源、運輸及倉儲等環節的管控措施,有效避免輸華玉米被未經我國農業部安全評估并批準的轉基因品系污染。
■關注轉基因
“黃金玉米”暫未檢出轉基因
據新華社電湖南省繼轉基因“黃金大米”事件后又曝出“黃金玉米案”的消息近日在網絡上引發關注,有專家稱其中部分“黃金玉米”種子被檢出可能含有轉基因成分。記者采訪湖南省農業廳相關部門了解到,此次案件中的“黃金玉米”實際上是種子來源不明的甜玉米,但湖南省有關部門在查獲的相關種子中暫時并未檢測出轉基因成分。
記者了解到,此次媒體報道的湖南“黃金玉米”與“黃金大米”并無關聯。事實上,此次“黃金玉米”涉及的主要問題是未經審定和試種以及存在著質量問題。據介紹,2012年,通道縣一家蔬菜合作社與廣東省某玉米加工廠合作,由加工廠提供種子并且負責收購,合作社引進種植了200畝左右的甜玉米,但到當年8月份發現沒結果實,農業部門開始介入調查,隨后將案件移交至公安部門。
湖南省農業廳調查組發現,這批種子全部來自廣東一家叫做“連州明豐”的公司,是沒有經過審定和試種的“三無產品”,其發芽率和成苗率分別只有16%和48%。由于未經審定和試種,種子質量參差不齊,加上各地氣候、土壤環境等因素影響,導致上述現象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