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雷人贗品出名的河北“冀寶齋博物館”,其宣傳語也口氣極大:“‘冀寶齋’的古陶瓷收藏可以說上至遠古,下至元明清,涵蓋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品種之多,器型之精,畫風之美,用料之考究,在這里多是首次發現,極為罕見。”實際上,據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透露,冀寶齋的絕大多數藏品,市面上有的是,要多少有多少。只要有人要,要幾車都能說送來就送來。冀寶齋的曝光,只是揭開了文物造假的冰山一角。
在全民收藏興起之后,傳統文物收藏的時代已經結束了。在傳統收藏時代,文物、藝術品市場最主要的買家,大部分是收藏家。他們有能力鑒別真偽,他們最在乎的也是真偽。而如今,各類假古董隨處可見,鑒寶類節目層出不窮。“文物”收藏已然超出文化的范疇,成為利潤很高的投資領域。現在的古玩收藏市場,也在很大程度上喪失了文化底蘊與收藏愛好,而是淪為多方賺錢的工具。
在熱錢洶涌、全民癡狂的背景下,從制假、造勢、拍假到假鑒、護假,形成一條高度成熟的完整鏈條,其中“流通”是第一位,“真假”永遠排在最后。據說,在贗品出爐后還專門有造勢環節,“故事”、名家鑒定、圖冊宣傳必不可少。“故事”被圈內稱作噱頭,杜撰一個離奇的故事給贗品,增加它作為“文物”所攜帶的歷史信息容量,從而提高身價。
在銷售環節,鑒定專家應該是判定真偽的“法官”;在維權環節,鑒定專家的意見是買家挽回損失必不可少的證據。但從眾多曝出的贗品丑聞來看,在造假的關鍵環節上,恰恰少不了所謂的“鑒定專家”。而《拍賣法》的“免責條款”,更使流通環節中的拍賣公司知假拍假。
面對復雜的收藏市場,百姓應堅持“多學習少購買”的原則,收藏者更應擺正心態,提倡“過眼即擁有”,不要過分執迷于真與假,更不要急功近利,被一些噱頭所蒙騙,為了升值盲目購買收藏品。民間鑒定機構和一些“鑒定專家”更應潔身自好,不要讓類似“漢白玉凳”的荒唐例子再次發生。
政府應建立專業的民間收藏評定委員會,由正規專家組成,明確鑒定標準,取締“證出多門”現象;建立鑒定機構準入機制,通過法律和信用機制對文物、藝術品鑒定行為進行制約;修改相關法規,讓知假拍假無處遁形。文物執法隊伍更要嚴格執法,讓假文物越來越少。
文物需要保護,藝術需要傳承。文物不僅僅是為了賺錢,更多的是藝術的傳承與歷史的回顧。只有看待好了這個問題,才能更好地保護文物、收藏文物,才能將文物所承載的歷史信息更好地傳遞給后人。(記者 白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