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清楚記得那天是大晚上才趕到這個位于山頂的偏僻小村。在這之前他從昆明坐了七個小時的車。由于道路泥濘,村長同時也是村小校長親自騎著摩托車下山來接。
第二天,他跟小學生一起聽課,然后在課間被好奇的孩子們問這問那。這些互動給他留下的印象是,這群山里小孩跟他小時候一樣的聰明可愛。
不過,在隨后與校長的交談中,他得知這些孩子只有很少一部分能上初中,幾乎沒有人有機會上高中。這令他很震驚。校長的解釋是,由于村子偏僻,條件艱苦,很難招來好老師,即使招來了也根本沒可能留住。
“我至今仍記得他為了孩子們能有更好未來甘愿做一切的那種熱情和渴望,”潘勛卓說。
在隨后的一些鄉村走訪中,潘勛卓從當地的教師和教育部門人員口中得到了幾乎同樣的反饋。
“相比更多更好的教學樓、多媒體教室,他們真的更希望有好的老師,”他繼續說道。
回到北京,他開始有意尋找致力于解決這一問題的機構,卻收獲寥寥。“于是我想,或者我能為這問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兒,”他說。
潘勛卓馬上給自己學院的院長和父母打了電話,告知他們自己的想法和計劃。從那以后,他就再也沒有回到過普林斯頓大學,并且成了美麗中國項目隊伍里唯一的“高中生”。
很多人當時都對他的決定抱著懷疑態度,其中包括他的大學校友、同時也是好朋友的裴玉。裴玉說,那時的潘勛卓在她眼中就是一個在紐約長大的文質彬彬,穿著講究的年輕人。
“在中國做非營利性機構從來都不是容易的事,更何況他一個外國人,”裴玉說。“他其實可以有很多其它的選擇。所以當他決定去中國的農村的時候我確實很吃驚。”
但潘勛卓的熱情和決心最終說服了裴玉。三年前,她在潘勛卓的邀請下也加入了美麗中國。
她說,美麗中國項目帶給潘的變化是巨大的。他現在造訪項目合作的鄉村學校時也會跟當地人一樣說話,做事,這在當初他剛來中國的時候簡直無法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