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發生7.0級地震,大批受災民眾無家可歸。圖為痛失家園的龍門鄉災區民眾。(圖片來源:中新社 張浪 攝)
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幸存者學會了尊重歷史,面向未來。
五年前,四川省綿竹市的楊發春因地震雙腿癱瘓,她想對雅安受災同胞說:社會各界將持續不斷地提供幫助,但能否重獲新生則完全取決于自身。這是她在過去五年中學會的道理,希望能與雅安人民分享。
“知道我再也不能走路后,我一直在哭,”三十七歲的楊發春說,“后來,我告訴自己,必須勇敢堅強,必須面對現實。”
她還指出,五年前,政府和醫療專家首次應對特大災難,她相信如今雅安的恢復會比汶川更好。她寄語雅安人民:“我能幸福地生活,你們也一定能!你們必須要堅強。”但她清楚這需要時間,很愿意與雅安人交談。
楊發春的朋友唐思瓊也因地震雙腿殘疾,她是這么想的:“我不想讓殘疾毀掉余生,我還能活三十多年,應該活出自己的價值。”
如今39歲的唐思瓊很愛笑,這是她五年前無法想象的。她希望雅安地震的幸存者一定要堅強,不僅為了自己,也為了家人。她的丈夫和18歲的兒子都很支持她。“我不能讓他們淹沒在我的痛苦中,”她說,“我想為他們帶去歡樂,看他們幸福地生活。”
但唐思瓊知道,恐懼感依然會不時襲來。“今天早上我很害怕,”她說,“我正在刷牙,突然聽到房頂上有響動,就像五年前墻榻了,壓在我身上的時候一樣。但因為我坐著輪椅,我沒辦法跑。”知道房子不會再塌之后,唐思瓊依然很焦慮。“我沒辦法看電視,讀報紙。”她說道。
但她想告訴雅安同胞,不管他們現在感受如何,他們可以依然像她一樣幸福快樂。“雅安的同胞們一定要振作起來,許多人都在關心著你們,不要被地震打垮。我聽別人說,只要有頑強的精神,像我這樣的病人也能享受生活,這千真萬確。”
盡管唐思瓊沒法看地震的相關新聞,綿竹人民醫院康復科的趙正恩主任的卻無法將目光從電視上移開,直到確認他的病人一切都好。他所在的醫院接收了許多雅安的病人,五年前的經驗派上了用場。
他建議傷者最好住在當地的醫院里,不要轉去離家較遠的大醫院。“當地的醫院離家近,同時也便于醫院的管理。由于恢復性治療周期長,住在當地的醫院更便于治療。”
“四川的醫院在汶川大地震后,復原能力都有了較大地提升,” 趙醫生說,“地震中傷者的人數總是大大超過死亡人數。”他指出,除非幸存者本人擔起康復的責任,否則任何外界的幫助都無法奏效。“你不能總請求別人的幫助,” 趙醫生說,“你必須用自己的力量戰爭困難,面對現實,不要害怕,不要僅僅等待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