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白色的車遠遠駛來,車前風擋右側貼著綠色的“順風車”標,右后視鏡系著綠絲帶。
“我去雙安,愿意順路搭車嗎?不收費。”
搖下車窗,順風車活動發起人王永邊開車,邊詢問正焦急打車的路人。但是絕大多數人聽到“不收費”的承諾,都不敢相信,搖搖頭走開了。
“從1998年我買第一輛車,15年了,已經不知這樣問過多少人,但由于缺少信任等多種原因,我倡導的順風車一直沒有廣泛開展起來。”3月19日,在順風車常態化啟動儀式現場王永如是說。
然而眼下,北京交通擁堵、環境污染日益嚴重,如何盡可能減少在路上行駛的機動車,順風車大有可為。
近萬人搭順風車回家過年
從一個人做,到一群人做,進而成為社會互助行動,才能實現環保、緩堵、增進人與人之間相互信任的目的
“2月6日發出搭車短信,2月8日早上就成功搭車踏上回家的路,真是不敢相信。”在北京打工的郭艷嶺說起春節搭順風車回河南老家的經歷,至今還興奮不已。
車主是河南女孩苑立梅,獨自開車回家,想找個伴兒一路上彼此關照。看到王永等人發起的“春節回家順風車”活動,就向活動發起的短信平臺發出了征集同路搭車人的信息,沒想到回應者像潮水般涌來,最后選擇了3個老鄉同路人,開心上路。
“我不是故意順路送你,不必付費。”另一位順風車主周國俊是位帥氣小伙,對那些覺得不花錢乘車過意不去的搭車人,周國俊總是這樣說,“如果你想要付費,那就捐給活動的公益基金或‘免費午餐’等其他公益組織,相當于我幫助了你,你又幫了別人,是一種正能量的傳遞。”
順風車的發起人王永特別強調:“不收費是最根本的原則。因為收了錢,一定程度上就成了非法運營的黑車,就違背了順風車的初衷。”
一個人的力量總是有限的。為此,王永想到了借助外力,央視主持人崔永元、趙普、郎永淳等的加入,很大程度上讓順風車廣為人知。但他們也都有顧慮:這事靠不靠譜?能幫助多少人?
出乎預料,百姓的廣泛認可、民間的公益情懷,讓順風車理念迅速傳遞。2012年春節前夕,第一次發起的“春節回家順風車”活動,1000多人配對成功,在春運票源異常緊張的情況下,免費搭車回家過年。到了今年春節,通過短信、微博、微信、網站參與活動的總人數達402429人,配對成功的有9678人。“能夠解決近萬人買不到票、回不了家的困難,緩解春運的壓力,讓我們很是欣慰。”王永說。
“沒想到順風車能幫助近萬人,因為現實中遇到太多的冷漠,但行動改變了現狀,越來越多的人談論‘順風車’、踐行‘順風車’。”順風車發起人之一鄧飛感慨。
“我在高中的時候被好心人搭乘過,那種溫暖一直留在心里。今年過年去愛人老家的時候,得知順風車活動,就搭乘一個同鄉同路回家,感覺很高興很有意義。”車主柯懿玲說。
“我希望順風車這件事能從我一個人做,變成一群人做,進而成為整個社會都參與的互助行動。這樣才能實現順風車節能、環保、減排,促進人與人之間相互信任的目的。”王永滿懷希望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