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明知是假的,還要故意去弄
“數百名高管受騙的主要原因,在于他們自身的素質不高。”華中科技大學社會學系系主任雷洪教授在分析數百名企業高管為什么會陷入假洋學歷詐騙案時,如此表示。
2010年7月,唐駿“學歷門”事件曝光后,一度引發國內輿論熱議。有媒體進一步披露,還有一些企業高管和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也持有“野雞大學”頒發的文憑。而此次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檢察院受理的利用國外假學歷實施的詐騙案件中,八成受害人是企業副總經理以上級別的高管人員。
這不由得引人思考:高管為何容易身陷假洋學歷騙局?
雷洪認為,那些受騙的高管是受虛榮心驅使,才萌生了去買文憑的想法。高管的社會地位本來就不錯,如果身份上再加上一個洋碩士、洋博士的學位,會更加有面子,在談判或交往時更有優勢。“作為有一定社會地位的高管,本不該受騙,不去上學,怎么可能那么輕易地拿到國外大學的文憑?”雷洪說,現在有數百名高管受騙,想必當初收到詐騙團伙電話和短信的人會更多。為什么別人沒有受騙,而偏偏這幾百人受騙了?受騙的高管中肯定有人知道詐騙團伙提供的學歷是假的。“明知道是假的,還要故意去弄,說明他們自身也有問題。”
雷洪還表示,眾多高管如此熱衷于追求洋學歷,即使花高價去買也愿意,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唯文憑化”的傾向沒有得到根本改觀。“文憑是求職和晉升時的一個重要籌碼,整個社會都看重這個,高管們更有壓力。”他分析說,在很多人眼里,洋文憑比本土文憑值錢,含金量更高。而且,他們也想利用國內普遍對洋大學不了解的情況,蒙混過關。
承辦用假洋文憑騙錢系列案件的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檢察院辦案人員饒明黨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社會大眾對學歷的盲目追求以及重學歷不重能力的社會風氣,使得一些學歷相對較低的人千方百計去獲得高學歷。但真要他們去考,他們不一定能考得上,即使考上了,也沒有時間學習,這就為宣稱“短期內能迅速獲得學歷”的假洋學歷詐騙提供了廣闊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