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肺癌已成居民“第一殺手”
北京超過480萬輛汽車排放的尾氣和吸煙一樣,是導致北京肺癌高發的重要因素。4月23日,在2011年腫瘤防治宣傳周上,臨床腫瘤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孫燕聯手多位腫瘤科專家呼吁,應該像嚴懲酒駕一樣,用法律手段和嚴格的執法,懲治公共場所吸煙行為。
腫瘤醫院院長趙平介紹,肺癌已是目前北京市居民的“第一殺手”,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居“眾癌之首”。造成這一現狀的“禍首”,第一是吸煙或吸二手煙,第二就是環境污染。趙平說,目前國際已發表的科學研究顯示,汽車尾氣排放的致癌因素,與煙草中致癌因素相似。
專家建議,政府應盡快立法,建立專門執法隊伍,重罰“公共場所吸煙”和“破壞環境”的行為。
案例
香港控煙曾設緩沖期
香港的控煙工作,曾設立緩沖期。2001年,香港衛生署成立控煙辦公室,其中有百人執法隊伍。2007年元旦,香港公共場所全面禁煙。
2009年7月1日,香港進一步擴大禁煙場所,開始全面禁煙。此前還可以吸煙的酒吧、會所、夜總會、浴室、按摩院及麻將館等6類娛樂場所也實行禁煙,違者最高將處以5000港元罰款。
來源:新京報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