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質災害防治等方面工作情況。國土資源部副部長汪民介紹,今年地質災害的災情嚴重,主要是由氣象因素、地質地貌、地震活動和防治能力四方面原因造成。
汪民表示,今年地質災害的災情比較突出。1-9月,全國共發生地質災害的數量是2.99萬起,在這么多地質災害中,造成人員傷亡368起,導致人員死亡失蹤2892人,直接經濟損失62.6億元。
據汪民介紹,今年之所以造成這么嚴重的災情,主要原因有四點:
一是特殊的氣象因素,今年許多地方持續的降雨,短期的強暴雨,許多地方的降雨都突破了歷史記錄,百年不遇的大暴雨,尤其在往年像在西北地區比較干旱的地方突降暴雨,產生山洪,誘發了大量的滑坡和泥石流。
二是地質地貌原因,今年凡是災情比較重的,主要發生在西部的山區,這些地方簡單形容就是山高、谷深、坡陡,本身的地質構造是活動比較強烈的地方,巖石比較破碎、邊坡的穩定性不好,它們原本就是地質災害的多發區、易發區,在強降雨的條件下就進一步誘發了災害,并且造成了比較嚴重的災情。
三是地震活動的影響,“5.12”汶川特大地震,尤其對四川、陜南、甘南這一帶造成山體的松動、巖體的破碎,就進一步加劇了地質災害的險情。
四是防治能力的滯后,一個地區地質災害防治能力建設是以當地的地質災害發生的狀況、致災的情況是緊密聯系的,本身地質災害又具有很強的隱蔽性、突發性和破壞性,遭遇強降雨這種百年不遇的突發性災害,治能力滯后,這個問題顯得很突出。雖然近年來,防治的投入逐步增長,但還是難以滿足防災減災的需要,這個問題下一步將著力解決。(據中國政府網文字直播)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鄧京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