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11月26日報道:途經蜿蜒的通道,我們來到了秦陵博物院后面的工作區。相比人頭攢動的展館,這里顯得異常寧靜。
秦陵博物院保管部館員王亮說道:“這里才能見識到真正的兵馬俑保護修復技術。”
修復室里,一個未修復完成的兵馬俑佇立在中央,它的頭還在旁邊的一個玻璃盒子里放著。這座兵馬俑的大部分都沒有顏色了,只有袖子還殘留著紫色,而它的頭則保存完好,臉上呈現著斑駁的膚色,而嘴唇也是粉紅的。
“剛出土的時候,這些兵馬俑都是有彩繪的,有紫的、綠的、藍的、黃的,”王亮說,“也就5到10分鐘之內,我們就眼看著他們表面起皮,變成一卷一卷的,而顏色也隨著這些表皮剝落了。”
據該館總工程師周鐵介紹,這些秦俑已經在地下深埋了兩千多年,已經和地下環境形成了平衡。一旦出土,這種平衡被突然打破,就會對文物造成損傷。
科學家們將這些剝落的表皮進行實驗分析后得出,古人首先在兵馬俑上涂刷生漆,而后再在生漆層上涂刷各種礦物彩繪顏料。
王亮接著說道:“兵馬俑是陶質的,表面比較粗糙,由于礦物顏料比較珍貴,直接在陶質表面涂刷會使用比較多的顏料,所以用一層生漆可以使表面變光滑,更加節省顏料,并且陶俑鎧甲的顏色也是黑色的。”
了解了這些彩繪層的結構和顏料的成份,科學家們就在一出土的時候先給彩繪表面涂上一層保濕劑,然后再用加固劑把彩繪加固住。
“現在我們用的是一種叫PEG200的保濕劑,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用于保濕的試劑,”王亮說。
1991年以來,秦俑博物館與德國巴伐利亞州文物保護局、慕尼黑科技大學開展了一系列文物保護科技合作,既有技術合作項目,又有人員交流。
“我們的合作對中德雙方的研究都有益處,”總工程師周鐵介紹道,“外國專家給我們帶來了文物保護方面的新觀念,而我們為他們提供了獨一無二的研究對象。”
通過研究秦俑,科學家們得以了解古代先民的陶器制造工藝、彩繪工藝和禮制等。
通常,科學家們一次只提取1-2件兵馬俑在修復室保護修復,出土時大多數兵馬俑已經碎成一塊一塊的了。
考古隊員首先記錄、編號、照相,然后把這些碎片裝到大塑料箱里移交給保護修復人員。首先,通過各種先進儀器,科學家們可以分析出陶土的成分、燒制溫度、彩繪層的結構和成份等信息,保護修復人員會在彩繪文物修復室等場所根據分析的結果選擇合適的保護修復技術。
“有時我們也會發現文物病害。因為文物長期埋在土里,出土后,上面附著的真菌見到空氣便會發展,甚至損害文物表面,這就需要對文物或出土現場進行防霉處理,”秦陵博物院高級工程師嚴蘇梅說道,“根據不同的質地和不同的地區,這些常見真菌和細菌都是不同的。我們一般只針對那些發展嚴重的病害作處理,然后將文物放到適宜的環境中,阻止病害的發展即可。”
一般情況下,修復一個兵馬俑需要2-3名工作人員修復2-3個月。現在博物館里共有修復人員30余人。王亮介紹:“立俑比跪俑更難修復,因為他們重心高,出土時破碎得比較嚴重。”。
拼接這些碎片的工作往往從腳開始向上,往往要先用扎帶臨時固定,等整個形狀基本拼對出來再粘接。
科學家們也嘗試過拍攝3D照片輸入電腦,利用電腦程序拼接。但是這種方法并沒有成功,因為碎片都是不規則的多面體,要把上百個碎片拼接起來所需的運算量太大了。
他還說道:“在修復方面,熟練的專家還是比電腦快多了。”
英文原文請見:http://www.tsdianying02.cn/cndy/2011-11/26/content_14165920.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中國日報記者 程盈琪 張琰 編輯 鄧睿 呂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