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9月20日評論版頭條文章:當前,歐債危機成為全球的風暴中心,而中國等金磚國家可能出手相救也成為全球的輿論中心。購買歐債既不是中國慷天下之慨,亦或是出于國際責任和國際道義,更不是僅僅從商業價值的抄底心態考慮,歐債危機以及解救的背后依然是大國的博弈,幫助歐洲就是幫中國自己,是為中國從全球金融失衡中支付的期權成本。
其實對大部分國人來講,對購買意大利等國家的債券都是持否定態度的。因為,從當前歐洲債勢發展情況看非常的危險。9月12日,希臘一年期國債收益率飆升588個基點,達到創紀錄的103.84%。跟蹤西歐15國主權債的Markit iTraxx西歐主權債指數躍升至兩年新高,受此影響,歐元區主權債和銀行債CDS成本大幅升至歷史最高,顯示債務違約風險已經迅速惡化和蔓延。在全球金融一體化、經濟一體化乃至信心一體化的今天,不僅整個歐洲出現了信心和信任危機,信心的互相傳導至全球,并影響到中國,在金融極度恐慌的情況下,危機正在成為一種自我實現的惡性循環。
大危機促動大變革,未來全球的經濟與金融格局會更加多元化,而這就需要多極化的力量。現在的中國已經深深鑲嵌在全球經濟之中,歐洲是中國最大的出口目的地和技術進口市場。從中歐的雙邊貿易和金融的高度關聯看,在這個“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年代,一旦歐洲債務崩潰,那么巨大的沖擊波對全球和中國都是回避不了的災難。而從更深一層的意義上講,對新興市場國家來說,歐元提供了一種能夠替代美元的結算貨幣選擇。例如伊拉克、伊朗、俄羅斯、委內瑞拉等國先后宣布接受歐元計價的石油交易。中國與其它金磚國家購買歐債,支持歐元實際上也是打破一種貨幣獨霸天下格局,推動貨幣體系多極化的重要一步。
救助歐洲某種程度上有助于擺脫“美元和美債陷阱”。美國是債務依賴型經濟體制,政府赤字財政、國民超前消費、銀行金融支持是這種體制的全部內容。在借款“依賴型”體制下,美國要維持長期國際貿易逆差和經常賬戶逆差,需要以美元不間斷地循環周轉運動為保證。而要保證美元不間斷地循環周轉運動,就必然要依賴其他國家的商品出口換取美元,其他國家又用換取的美元通過購買美國債券投資于美國,于是美元回流至美國……如此循環往復,美元便實現了其循環周轉運動,這就是所謂美元循環周轉機制,這就決定了只要美國是這種債務依賴型經濟,美元就有內在超發的沖動。
金融危機以來,本幣升值、熱錢流入,不但進一步推高新興經濟體外儲規模、加劇輸入型通脹的風險,也使新興經濟體的經濟與金融安全越來越被美國債務風險所累,在“美元陷阱”中越陷越深。因此,作為全球“貨幣錨”的美元超發直接導致債權人資產大幅縮水,債權人權益被嚴重“稀釋”,從而陷入財富管理困境之中。歐美主權債務的惡化加劇了資本外流。據國際金融協會(IIF)的估計,2010年流入新興經濟體的私人資本為9080億美元,比2009年高出50%;預期2011年和2012年將進一步增至9600億美元和10090億美元,新興經濟正在遭受史無前例的資本流入的壓力,這種情況下就出現了“發達國家得病,新興經濟體吃藥”的悖論,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經濟體都需要尋求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努力。
現在的問題不是救不救的問題,而是采取什么方式救的問題。以各國外儲資產規模和金融救助能力來衡量,除中國3.2萬億美元外儲外,俄羅斯、巴西、印度以及南非,分別為5339、3461、3191、500億美元,盡管總規模達到4.4萬億美元,但可以動用的儲備資產卻并不大,而僅意大利一國的債務就高達1.9萬億歐元之巨,相比之下可謂“杯水車薪”。因此,金磚國家的救助一定要與其他發達國家以及包括IMF等在內的國際金融組織聯合救助。
提供流動性非救助歐洲關鍵。中國等金磚國家對處于懸崖邊上的歐洲國家施以援手解決不了歐債危機的制度和結構根源,但可以“以時間換空間”,為危機的擴散蔓延設立“熔斷機制”。歐債危機真正的問題在于償債能力的風險,很多國家的債務增長以及債務負擔的增長遠遠快于經濟的增長,沒有經濟增長,債務前景惡化就不可避免。歐洲需要的不僅僅是債務重建,更是經濟重建。在這種情況下,歐洲需要的是來自于新興經濟體的實體經濟的投資。歐洲有技術、有設計、有管理,這些都可以與日益成長的新興市場連結起來,不僅可以創造新的發展空間,也能為歐洲致力于內部深層次的結構改革提供緩沖的時間。
事實上,金融危機和債務危機的惡化蔓延正體現出全球治理機制的缺失。當前全球需求嚴重低迷,各國都有“各自為戰”的沖動,一些國家紛紛開始收緊國內市場,祭起投資保護和貿易保護的大旗,甚至為了爭奪有限的世界市場資源而制造人為的匯率恐慌。全球性危機需要全球性應對,各國經濟已經不是簡單的相連,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新興經濟體只有聯合起來,才能解決全球性失衡帶來的危機。
英文原文請見:http://www.tsdianying02.cn/opinion/2011-09/20/content_13738150.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作者系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副研究員 張茉楠 編輯 呂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