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對外直接投資不斷增加,已逐步發展成為世界上重要的投資大國,開始由貿易大國向貿易投資大國轉變。這是我國對外經濟轉型升級的必然結果。在這一過程中,如何避免“大而不強”的尷尬,也就是貿易和投資規模越來越大,但大部分的貿易和投資利益卻被外國獲取,是一個需要認真研究的課題。要避免“大而不強”的尷尬,建設貿易投資強國,除了采取提高技術水平、調整產業結構等根本性舉措外,還有一重要途徑就是積極參與國際標準競爭,獲得標準競爭優勢。
標準競爭已成為當前國際市場競爭的焦點。根據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的定義,標準是以科學技術成果為基礎,以促進最佳共同效益為目的,為了在一定范圍內獲得最佳秩序,經協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認機構批準共同和重復使用的一種規范性文件。標準具有典型的網絡外部性,其整體效用和價值會隨著標準用戶數量的增加而不斷增加。同時,標準還具有技術鎖定效應,一旦某項技術被確定為標準,那么這個標準在其有效生命周期內將被鎖定在這項技術上,即使它并非相關領域的最優技術。而且,隨著標準用戶數量的不斷增加,從被鎖定的技術轉換到其他技術的成本也會越來越高。正是這些特點使標準在規范市場秩序、降低交易成本、促進公平競爭的同時,也產生很強的反競爭效應。這種反競爭效應使那些擁有國際標準或者能夠影響和控制國際標準制定和實施的企業,在對外貿易和對外投資中更容易主導國際市場、排擠競爭對手、提升利益分配能力。也正是由于這一原因,標準競爭已成為當前國際市場競爭的焦點,對一個國家企業成長、產業興衰和國家利益產生重大影響。本國標準,特別是包含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本國標準成為國際標準,將使該國在對外貿易投資中獲得競爭優勢。
我國具有參與國際標準競爭的有利條件。獲得標準競爭優勢的前提之一是具有技術優勢。盡管次優技術也有可能成為標準,但處于領先地位的最優技術總是更容易被接受成為標準。發展中國家相對落后的技術水平是其參與國際標準競爭的最大劣勢。這也是長期以來我國難以在國際標準競爭中獲得優勢的重要原因。但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特別是實施“自主創新”戰略以來,我國的科學技術水平、自主創新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并且在越來越多領域表現出技術領先優勢,這為我國獲得國際標準競爭優勢奠定了堅實基礎。獲得標準競爭優勢的另一個前提是用戶基礎。在技術水平等于或低于競爭對手的情況下,基于用戶基礎而獲得更大的網絡外部性是獲得標準競爭優勢的重要途徑。國內消費市場巨大,是我國參與國際標準競爭的巨大優勢,而且這種優勢會隨著對外貿易投資的發展而得到強化。因為產品出口和技術輸出等會極大拓展我國標準的用戶數量,進一步提升我國標準的網絡外部性。這說明,目前我國不斷提升的國內技術水平和巨大的國內市場,為我國參與國際標準競爭提供了有利條件、奠定了堅實基礎。
采取切實舉措獲得標準競爭優勢。當前,我國要加大力度推進標準化戰略,獲得標準競爭優勢,努力建設貿易投資強國,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努力。一是加強對國際標準化活動的實質性參與。不但要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承擔國際標準化組織事務,還要在國際標準舞臺上充分表達我國的意見,推動我國更多國內標準成為國際標準,爭取和維護我國應有的合法利益。此外,要培養國際標準化高級人才,構建國際標準戰略聯盟,組織和主導更多的國際標準化活動,以我國綜合國力來支撐我國標準的國際競爭力。二是充分利用我國龐大的消費者群體,提高其作為用戶基礎的市場價值,加大我國標準在國際標準競爭中的分量。國內消費者是國內標準的最大用戶,要通過他們提升國內標準的網絡外部性,首先要統一國內標準。應改變現在國內標準缺乏或者有標準但執行混亂等分割國內標準用戶的局面。另外,要強化標準的產業基礎。有產業無標準不行,有標準無產業也不行。堅實的產業依托是用戶使用本國標準的重要條件。三是擴大國內標準的出口,向外拓展我國標準的用戶。國內標準的用戶數量不應該局限在國內消費者身上,而應該通過出口按照國內標準生產的商品、符合國內標準要求的技術貿易或技術援助、對外直接投資、工程承包等方式讓國內標準走出國門,讓國外更大范圍的消費者成為我國國內標準的用戶,進一步增強我國標準競爭優勢。
(作者單位:中國銀監會宣傳工作部、湖南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