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5月11日評論版頭條文章:今年5月12日是汶川地震三周年。5·12當天及至之后數月,中國的普通公民、全國的企業和社會組織自發地從全國各地星夜兼程攜帶救援物資奔赴前線,據不完全統計,累計超過491.4萬位志愿者深入災區以各種形式參加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而在后方參與抗震救災的志愿者更在1000萬人以上,其經濟貢獻約為185億元。
這個志愿行動參與者規模之大,范圍之廣,且真正出于個人意愿,確實在中國歷史上是空前的。因此,2008年被稱為志愿者元年,也是中國公民社會元年。
將2008年呈現的公民志愿精神發揚光大,是對于汶川地震逝去同胞的一個富有深意的的紀念。
中國志愿服務活動有三個來源:中國公共部門、民間社會和國際社會。
從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中期開始,中國政府曾經派遣大量志愿人員到發展中國家參與相應建設項目。但這些被派出者并不知道自己就是志愿者。九十年代初,共青團中央成立了中國青年志愿者協會,在京廣鐵路沿線開展為旅客送溫暖志愿服務,至2008年,15年間有2946萬青年志愿者進行了注冊,再加上注冊的社區志愿者,中國現已擁有一支超過5500萬人的注冊志愿者大軍。
1987年,廣東成為中國自發志愿服務的發源地,幾個青年人創辦了志愿服務熱線“中學生心聲”。1990年,“深圳市青少年義務社會工作者聯合會”成為內地第一個正式注冊的志愿服務社團。
改革開放后的1979年,聯合國志愿人員組織向中國派遣了第一批志愿者,而后,很多國際組織也陸續派出志愿者到中國服務。
這三個來源平行發展,都獲得了很大的成長。
公共部門的志愿者成長主要依托于大型賽會和大型活動。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和2010年的上海世博園,分別有170多萬名和200萬名志愿者直接參與服務,僅奧運會統計,志愿者的服務時間累計已超過2億小時。而志愿者的組織工作都是公共部門直接承擔的。這種在中國“大事件”中被組織起來的特大規模志愿服務在全社會的高調亮相,成為中國志愿服務的重要特色。
民間社會的志愿服務也在迅速成長。志愿者、志愿精神等詞匯在中國家喻戶曉,社區的老年志愿者、企業的中青年志愿者,還有各大學的大學生志愿者社團,都在這三年中快速成長。
隨著中國的開放,不僅國際組織派遣志愿者,更多的外國公民選擇到中國做志愿者工作。德國青年盧安克不取分文在廣西大山里執教,一干就是10年。美國醫生南希畢業后到西藏旅游,看到藏區兒童缺醫少藥的境遇,毅然選擇了在美國做職業醫生,每年到西藏做促進兒童健康事業的志愿者。
2008年以來,中國的志愿服務事業在發生新的變化。與西方的志愿服務重個體、重自發、重精神援助等特點相比,中國的志愿服務更加重集體、重組織、重物質援助。而新變化在于,通過非營利組織推動志愿服務,更加尊重志愿者個人的選擇,注重志愿激勵機制的建立和志愿者的個人感受。
例如,汶川地震后三天成立了四川省512民間救助中心,這是四川志愿者支持全國志愿者救災的平臺。在緊急救援階段主要進行信息查對和物資配置,并以最快速度運往一線。而后,中心成為NGO志愿聯盟。由37個公益組織和志愿者團隊簽署合作備忘錄,組成了共同決策機構——聯席會,并建立了網站。在災后重建中,512中心為參與抗震的在地的80多民間組織提供信息分享,形成了政府與NGO之間的信息通道,也成為向社會各界通報NGO參與災后重建的信息窗口。
512中心聲名遠播,來震區工作和考察的國內外各類社會組織和志愿者們幾乎沒有沒到過這個中心的。中心為他們提供信息溝通、會務聯辦、聯系食宿、休整調查、項目合作等多種服務。他們的經驗證明,志愿服務以非營利組織方式推動比行政方式更加有效。
再如浙江平湖有一個新華愛心教育基金會,成員主要來自臺灣企業的志愿人士,其中不乏企業精英和臺灣退休教師,也有大陸的年輕志愿者。在當地政府和學校支持下,他們自愿選擇作做高中公益教育,把平湖當成了自己的第二家鄉。
在志愿服務計量和志愿者激勵方面,2010年,北京“朝陽志愿者公益銀行”創造了新模式。他們通過開通網站,將志愿服務需求與志愿提供者自由對接。為志愿者發放“公益時間卡”,并招募企業法人做志愿者單位,為個人志愿者以服務時間累積的積分兌換消費折扣券提供物質支持。例如,為弱勢群體理發、心理輔導、陪護、讀報等志愿服務1次可得到2分的積分,累積到30積分可換取志愿企業提供的消費折扣券。
這個方法不僅解決了志愿服務的供需雙方不是派工而是自由組合的問題,而且也改變了以往只有政府才能出面獎勵志愿者的局面。志愿企業的自愿捐贈讓志愿者得到了來自社會認可的心理滿足感。
公益銀行的這個項目是北京市朝陽區的政府部門發起和利用各級行政力量組織的,而它確實發揮了推動志愿者自選擇和自我成長的作用。可見,在中國,社會自主力量的形成是有可能借力于行政力量的,只是,行政力量只能助力卻不可取代志愿者和志愿者組織的的權利。
未來中國志愿服務成長的難題何在?一份問卷調查顯示,57.2%的志愿者認為社會各界支持不足,42.1%的人認為群眾對志愿者缺乏認識,33.4%的人認為政府缺乏重視。可見,“做好事需要社會支持”,這個觀點得到了中國多數公眾的認可。
英文原文請見:http://www.tsdianying02.cn/cndy/2011-05/11/content_12485587.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作者 楊團 編輯 呂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