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3月8日報道: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確立的“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對“十二五”規劃具有十分重要的全局性和戰略性意義。“十二五”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質是實現發展導向由經濟總量向國民收入的歷史性轉變,走公平與可持續的科學發展之路。“十二五”實現這一政策目標的關鍵在于確立民富優先的改革發展導向。
1、“十二五”規劃應明確提出民富優先的發展方針
國富、民富都十分重要。問題在于,我國實行政府主導型的增長模式,帶有國富優先的突出特征。這在集中力量辦大事、擴大經濟總量、反貧困中都取得了重大歷史成效?!笆晃濉睍r期,國家財政收入增長速度、國有資本擴張速度、土地出讓金增長速度均遠高于同期經濟增長速度,國富優先的發展特征仍然突出。這些年的實踐說明,長期實行國富優先的增長,使國家生產力優先并快于社會消費能力的增長,使城鄉差距、貧富差距不斷拉大,社會矛盾、社會風險有加大的趨勢。
“十二五”確立民富優先的發展方針,將為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社會預期:它是釋放社會總需求、培育經濟內生增長動力的重大選擇;它是緩解并縮小收入分配差距的重大選擇;它是讓全體社會成員共享發展成果、實現公平發展的重大選擇。為此, “十二五”規劃中應當十分明確地確立民富優先發展的政策目標。
2、“十二五”規劃應明確民富優先發展的重大任務
(1)收入分配體制改革需要取得重大突破。按照民富優先的發展方針,“十二五”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要有相關的約束性指標。要把“兩個同步”具體化,確保城鄉居民收入的實際增長不低于8%;勞動者報酬年均增長不應低于10%作為約束性指標。設置有效地緩解和縮小收入分配差距約束性指標。目前城鄉居民名義收入差距是3.3∶1左右,到“十二五”末,可以控制在3∶1左右。國家應盡快出臺收入分配體制改革和財稅體制改革的總體方案,為“十二五”民富優先的發展起好步、開好頭。
(2)加快推進農民工市民化?!笆濉睙o論是城市化還是城鄉一體化,都繞不過“農民工”這個坎。“農民工”已成為城鄉差距、貧富差距的焦點所在。立足現實條件,并著眼于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十二五”應當把“有條件的農民工市民化”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約束性指標。“十一五”時期,一些地區已經做了先行的探索。 “十二五”時期,加快出臺農民工市民化的新政策,采取包括加快農村土地流轉、實行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擴大城市保障房和廉租房等綜合性措施,在全國范圍內加快推進農民工市民化進程。
(3)“十二五”要加快推進財稅體制改革。我國1994年分稅制改革以來形成的財稅體制在激勵做大經濟總量上的效應明顯,在調節收入分配上的作用不足。實施民富優先的發展戰略,需要使財稅體制在收入分配調節中扮演重要角色。為此, “十二五”前兩年,應盡力啟動新一輪以民富優先為目標的財稅體制改革。要按照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要求調整中央地方財稅關系,實現各級政府事權與財力的基本平衡。盡快改變干部考核選拔機制,努力推動中央地方關系、財稅體制和行政體制等聯動的結構性改革。
3、將政府轉型作為“十二五”民富優先發展的關鍵和重點
我國發展進入新階段,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對政府轉型的依賴性全面增強。沒有政府轉型的重大突破,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就難以有大的進展。從這個意義上說,實行民富優先,關鍵在于政府轉型。在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的背景下,政府要實現由經濟建設主體向經濟性公共服務主體的轉變;面對公共產品短缺的突出矛盾,政府要作為社會性公共服務的主體,為城鄉居民收入普遍較快增長提供重要保障;在經濟轉軌、社會轉型的特定背景下,要加大改革力度,使政府成為制度性公共服務的主體?!笆濉睂嵭忻窀粌炏鹊陌l展,尤為需要確立以公共服務為中心的政府理念。政府要從自身利益束縛中超脫出來,強化公共利益代表的地位,提供充分的公共產品,走向公共治理。為此,應明確把加快以政府轉型為主線的行政體制改革作為“十二五”改革攻堅的關鍵和重點。
英文原文請見:http://www.tsdianying02.cn/cndy/2011-03/08/content_12132663.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作者遲福林系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 編輯 潘忠明)